科研产出
印楝提取物对瓜叶螟幼虫拒食活性的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研究6种印楝种仁提取物(编号为A,B,C,D,E,F)对瓜叶螟(Diaphaniaindica)幼虫的拒食活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的6种提取物稀释10倍时,对瓜叶螟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24h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D100.0%,B96.1%,A93.2%,E87.5%,C76.5%,F66.6%;在稀释100倍时,处理后24h,提取物D对瓜叶螟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作用,拒食率为96.5%,C 61.6%,其他4种拒食活性较差。


植物COP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学通报 》 2002 CSCD
摘要:组成型光形态建成 1 (constitutivelyphotomorphogenic 1 ,COP1 )蛋白是一个分子量为 76kD的核蛋白 ,它由 3个特殊的结构域组成即环形锌指结合域、卷曲螺旋形结构域和WD_40重复序列 ,并含有一个核定位信号和一个新型细胞质定位信号 ,它是一个光形态建成的抑制子 ,是一个光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开关。当植物在暗环境下生长时 ,COP1蛋白聚集在细胞核内 ,抑制光形态的建成 ,而在光环境下 ,COP1蛋白则分散到细胞质中 ,解除其抑制作用 ,恢复光形态建成。COP1蛋白在细胞内的核质分布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核内COP1通过与特异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调节光形态建成。继从植物中分离鉴定出COP1蛋白之后 ,动物体内也发现有COP1蛋白的存在 ,提示COP1蛋白可能在调节动物和植物的发育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共同作用模式。
关键词: COP1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 基因表达 发育 信号转导


RAPD技术在芦荟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西北植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采用 CTAB法提取 1 1个芦荟材料的基因组 DNA为模板 ,以 5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引物可以在不同模板上扩增出条带 ,但仅有 6个引物可以同时在 1 1个芦荟材料的 DNA上扩增出条带 ,对 1 1个芦荟种或变种的 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基本符合传统分类观点。对 RAPD技术在芦荟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海南东北部滨海沙地7品种禾本科牧草产量比较试验
《热带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进行了7个品种(品系)禾本科牧草在海南东北部滨海沙地的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品系)中,有6个能适应滨海沙地条件;杂交旗草、热研8号坚尼草的生长最旺盛,产草量最高。


橡胶苗对氟化氢(HF)的剂量反应及其急性伤害阈值
《农业环境保护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熏气模拟试验研究了橡胶盆栽幼苗对HF的剂量反应。结果表明,熏气后,橡胶苗出现典型受害症状,熏气浓度越高,受害越严重,叶片氟的积累量也越高;幼叶总是先于老叶受害,并且老叶对于氟的累积量高于幼叶。根据不同熏气浓度、时间和伤害程度,确定了氟化物气体对橡胶叶片伤害的阈值。它们分别是:13.2119μg·cm-2·d-1×2h,5.3061μg·cm-2·d-1×4h,3.7659μg·cm-2·d-1×6h,2.0254μg·cm-2·d-1×8h,1.6253μg·cm-2·d-1×10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