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内检疫性新害虫—蔗扁蛾研究概况
《广西植保 》 2001
摘要:综述国内外对蔗扁蛾的研究情况 ,提出蔗扁蛾食性广泛 ,为害严重 ,且防治困难 ,但可利用病原线虫进行防治 ;各地对蔗扁蛾的研究主要限于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而对其生态学发生规律较少深入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加强对我国热区蔗扁蛾的生态发生规律、寄主转移规律和无公害防治方法的研究 ,以避免蔗扁蛾造成重大为害


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天然胶乳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研究了过氧化羟基异丙苯(氢过氧化枯烯)等有机过氧化物对天然胶乳硫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引发剂的种类、用量以及不同硫化温度对硫化胶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过氧化羟基异丙苯、四乙烯五胺、丙烯酸丁酯、少量的铁离子络合物为氧化—还原体系、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为乳化剂的硫化体系为低温下(40℃)最佳硫化体系,物机性能均获得提高。它们的最适宜用量分别为:0.453、0.302、3、0.068 g /100 g干胶。与硫磺硫化体系的比较的结果表明:过氧化羟基异丙苯硫化体系的硫化胶膜耐热老化性能、胶乳稳定性、透明度均比硫磺硫化制成的硫化胶膜好,拉伸强度等与硫磺硫化的相近。


小型菠萝叶刮麻机刮麻特性的试验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 2001
摘要:论述了菠萝叶刮麻机的刮麻机理 ,分析了影响刮麻质量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正交试验 ,评价了菠萝叶刮麻机的最佳性能参数


海南省花卉病害调查和病原初步鉴定
《热带农业科学 》 2001
摘要:对海南省海口、琼山、通什、儋州等市 (县 )花卉基地 4 1个品种花卉进行了病害普查 ,共查出 10 0种病害。其中 ,真菌性病害 83种 ,细菌性病害 7种 ,病毒病 9种 ,寄生性藻类病害 1种 ;其中 ,柱孢属、单孢枝霉属引致的非洲菊叶斑病 ,黑曲霉引致的富贵竹茎腐病 ,青枯假单胞细菌引致的万寿菊青枯病和凤仙花青枯病 ,寄生性头孢藻属引致的红掌藻斑病等 6种病害 ,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在查出的病害中 ,以疫霉菌引致的非洲菊根腐病和红掌的根腐病最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