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质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从海南省乐东、三亚和儋州等市县采集的23份土样中粗筛获得186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11株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经进一步筛选获得纤维素酶高产菌和木质素酶高产菌各2株,编号分别为12—4、3—5、6—1和3—3。在以香蕉茎叶粉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中30℃、120r/min振荡培养5d,12—4和3—5分解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酶活分别达到979U和226U,分解滤纸(FP)的酶活分别为46.4U和15.1U,6—1和3—3的木质素酶活分别为32.8U和16.4U。经初步鉴定,这些菌株分别属于Trichodermasp.,Penicillumsp.,Streptomycesflavus和ChoanephoraCurreysp.,可用于发酵香蕉茎叶生产饲料的进一步研究。


番茄ACC_2合酶基因5’端前导序列的改造及特异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利用番茄LE—ACC25'-端2.0kb前导序列中第-1144位和第-166位的2个BglII位点,综合Rottmann和宋俊歧等对LE—ACC25'端2.0kb前导序列的功能区鉴定和分析结果,以删除、替代等方式构建了5种改造型的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并进一步完成了6种(其中1种为全长序列)GU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用基因枪法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共培养法转化番茄叶片、番茄和番木瓜成熟果实,通过GUS的组织化学分析和RNAdotblot分子杂交技术对转化结果作表达分析。结果表明,6种启动子均能启动GUS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在番木瓜果实中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
关键词: 番茄ACC_2合酶基因 5'端前导序列 改造 基因转化 特异表达


有机过氧化物硫化胶乳的一些影响因素研究
《特种橡胶制品 》 2001
摘要:利用正交试验的SAS程序确定了胶乳硫化的适宜硫化剂及硫化助剂用量 ,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稀碱液用量对硫化胶乳性质性能的影响 ,通过DTG、TG、DTA等现代分析手段测试过氧化物不同用量对胶乳耐热氧老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过氧化羟基异丙苯、四乙烯五胺、丙烯酸丁酯、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最适宜用量分别为 :0 .4 5 3g/1 0 0g干胶、0 .30 2 g/1 0 0 g干胶、3g/1 0 0 g干胶、0 .0 68g/1 0 0 g干胶。其硫化胶膜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热老化性等物理性能均获得提高。就同一硫化胶乳配方而言 ,利用稀碱液可调节其热稳定性及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能


食品中镁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改进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
摘要:研究了食品中镁原子吸收的分析方法 ,提出改进商品仪器所提供的常规分析条件 ,确定了对不同食品样品分析的合理实验方法 ,大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表明 ,曲线相关系数 >0 .9990 ,标准回收率为 (10 0± 5 ) %


T-DNA转移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研究 》 2001 CSCD
摘要:植物遗传转化技术近年在农作物性状改良、植物生物反应器利用以及基因功能鉴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 -DNA转移是植物细胞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整合和表达外源基因的基础 .农杆菌Ti质粒vir基因编码蛋白、农杆菌一些染色体基因编码蛋白及植物细胞一些基因编码蛋白或因子均参与T DNA转移 .转移过程包括农杆菌对植物细胞的识别、附着 ,细菌对植物信号物质的感受 ,细菌vir基因的诱导表达 ,T复合体的形成 ,跨膜运输 ,进核运输和整合等一序列过程 .植物细胞因子与农杆菌T DNA转移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最近被认为在T DNA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苎麻属植物RAPD反应体系影响因子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苎麻属植物中的4个种为材料,用SDS和CTAB2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比较其RAPD分析的效果;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合苎麻属植物RAPD分析的反应体系。即在25μL的反应总体积中Mg2+浓度为1.5mmol/L,dNTPs浓度为0.20mmol/L,40ng模板DNA,Taq酶1.0单位;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前5个循环为94℃变性1min,36℃结合1min,72℃延伸2min;后40个循环为94℃30s,36℃1min,72℃2min(最后1个循环为10min);共45个循环。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原鉴定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对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四环素族抗菌素注射诊断,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的叶脉、叶鞘基部呈水渍状的幼嫩花苞组织内的筛管细胞和伴胞部位均发现植原体(Phytoplas mas)。植原体的大小为 180~550nm,单位膜厚度为9~13nm。但在健康的槟榔植株的相应组织中未发现上述病菌。经四环素族抗菌素2种药物注射槟榔黄化病病株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情发展。上述2种鉴定符合对植原体病原的鉴定程序,故可进一步证实植原体(Phytoplasmas)是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病的一种病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