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499条记录
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津优2006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优2006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粳稻不育系341A与粳稻恢复系C411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出优势强、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1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津优2006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果酒生产工艺研究

酿酒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钙果为原料,接种活性干酵母,控温发酵生产钙果酒。实验表明,添加LallzymeC果胶酶可保留香气;钙果酒在酒精发酵末期添加(NH4)2SO4和VB1可促进发酵彻底;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可增加原酒的口感柔和度;控制发酵温度、下胶脱涩、冷冻等工艺可增加钙果酒的稳定性和典型性,保留原料的营养成分,活性钙可高达21mg/100mL,成品酒营养丰富,口感协调。(孙悟)

关键词: 果酒 钙果 发酵 生产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元正态变换对生物统计方差分析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语言就不呈正态分布的6-BA对安祖花愈伤组织增殖倍数和苗分化量影响的二元数据作方差分析,并与正态变换后数据方差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非正态分布数据对方差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对方差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利用R语言进行方差分析时不必对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和数据转换。

关键词: 二元单因素 R语言 方差分析 正态分布 正态检验 正态变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作图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SRAP和SSR3种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作图亲本F-3与HZL04-1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3种标记技术多态性检测效率不同,其中,AFLP揭示作图亲本间多态性效率最高,SRAP次之,SSR多态性检测效率最低。选择高效揭示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是提高黄瓜遗传图谱构建效率的关键。分析探讨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认为应用AFLP,SRAP构建黄瓜遗传图谱为最佳,SSR可以作为补充的标记。

关键词: 黄瓜 遗传图谱 AFLP SRAP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类人工染色体(HACs)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类人工染色体(HACs)由着丝粒、端粒和复制起点组成。通过对天然染色体的改造或者从头构建的方法可以获得多种类型HACs。HACs可以携带大片段基因组DNA,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的重要手段,在基因治疗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HACs的结构及各组成元件的功能、HACs的不同构建方法、HACs在转基因研究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对HACs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HAC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HAC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工染色体 转基因 生物反应器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3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4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06条,多态率为19.5%。UPGA分类结果将23份黄瓜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型黄瓜的聚类;第2类群为美国类型黄瓜、荷兰类型黄瓜以及具有荷兰血统的黄瓜的聚类;第3类群中包含所有中国类型黄瓜和2个前苏联类型黄瓜。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野生黄瓜和栽培黄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材料的主要性状特点基本一致。

关键词: 黄瓜 AFL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粉虱综合防治技术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我国蔬菜产量逐步增加,蔬菜品种不断丰富,同时栽培设施的应用也为蔬菜害虫的发生为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地区13个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食用菌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取13个平菇菌株,采用大棚袋栽技术,通过对其原种、栽培种菌丝长速的测定及产量的比较,经过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筛选出适于天津地区推广的品种。通过对供试的13个平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姜堰18、高抗48菌株的产量相对较高,适应在本地推广;科创白平、高邮100的产量最低,不宜在天津推广。

关键词: 平菇 菌株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中国果树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随着保护地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冬季气温的趋暖,该病害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20%~30%,重者减产80%以上,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一些药剂因长期使用,已使病菌产生了较强的抗性,很难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嫁接抗病增产机理的探讨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