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椒整枝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园艺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青椒保护地栽培如何更合理地调整个体生育和群体结构,以提高光合量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日益受到重视。以日本广泛栽培的中果型‘新魁’为试材,探讨不同的主枝数和诱引角度等整枝方法对提高产量和商品品质的作用,为温室大棚的青椒整枝技术提供依据。 试验在日本国立高知大学农学部试验农场进行,试材为‘新魁’,于1987年3月17日在砂床播种,子叶展开时移植在直径12cm的塑料育苗钵中。4月6日幼苗有4枚叶片时定植在砂床栽培槽中。株行距为60cm×120cm,4月17日开始供给营养液。主枝数目试验区设2、4、8个主枝的3个处理区,各区均以与主茎45度倾斜诱引。在诱引角度试验区,每株留4主枝,诱引角度分为与主茎延长线成30°、60°、90°角。主枝数和诱引角度两试验区均以一个栽培槽为1小区,试验设2次重复。


结症患骡的血流动力学探讨
《中国兽医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首次用无创伤性方法对结症患骡进行了血液动力学探讨,初步揭示了结症患骡的血流动力学规律。与正常骡相比,病骡的SV、SI、VPE、LVWI、PP、MHR、FEK降低,PR、TPR、MRT、MST升高,经统计学处理,SV、SI、VPE、PP、LVWI FEK、TPR、PR差异显著(P<0.01)。随病情由轻至重至危的变化,SV、SI、VPE、LVWI、PP、MHR、FEK逐渐降低,而MST、MRT、PR、TPR逐渐升高,其中SV、SI、VPE、LVWI、PP、FEK差异极显著(P<0.01)。危症与轻症相比,除MSP、MDP、MAP外,其余参数差异都显著(P<0.05)。轻症与重症相比PR、SV、SI、LVWI、VPE、PP、TPR、FEK差异显著(P<0.05)。重症与危症相比SV、SI、VPE、LVWI、PP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前后的结果表明,治疗后PR、TPR、MST、MRT回落,SV、SI、VPE、LVWI、PP、FEK、MHR回升,且SV、PR、TPR、SI、VPE、LVWI、PP、FEK差异显著(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结症患骡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且随临床病情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实验还建立了成年健康骡的血流动力学正常值。


结症驴的血液动力流变学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结症是大家畜常见的普通病。我们用血液动力流变学方法探讨了驴发生本病过程中的血液动力流变学变化,为本病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预防、治疗和预后探索出一条新途径。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XXG—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研制;XDH—2型心电图机;0—300无液式血压计,江苏无锡市医疗设备厂出品,使用时进行了改装。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及其变异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81~1990连续10年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群及分布的研究,先后对总计435个菌株鉴定为7群12~18个小种。在明确各地区小种分布的同时,确定各地优势小种一直为ZG群,与生产上栽培品种抗性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相一致。用日本单基因品种对多数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具有Pi—Z~t,Pi—b,Pi—ta,Pi—ta~2,Pi—K~m基因型的品种致病率较低,对其它基因型品种致病率较高。稻瘟病菌变异的研究表明,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穗颈稻瘟病斑上分离的单孢,接种鉴定所属小种有差异;同一病斑上多次继代分离的单孢,其生理小种差异也很大。由此证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很大变异性。


健康成年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用无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测定仪对45例健康成年骡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成年骡的血流动力学正常值,为血流动力学尤其是无创伤性血流动力学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全国菜豆新品种(系)区试初报
《长江蔬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选育出了一些菜豆新品种(系),为了将这些新品种(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适应性鉴定,以筛选出适合各地区栽培的菜豆优良品种(系),全国民间菜豆区域试验网于1989年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现将初试结果总结如下:


葡萄卷叶病的ELISA检测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葡萄卷叶病毒(Grapevine leafroll virus)是葡萄的重要病害,罹病葡萄明显地延迟浆果成熟二周至一个月,且着色差,糖分降低6%,减产25%以上。 1988~1990年按照美国病毒学专家D.Gonsalues介绍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酶联法(ELISA)检测出葡萄卷叶病毒。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葡萄测试标样513份,采自天津果园等处。 2.GLRV抗血清和γ球蛋白酶结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