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瓜杂交新组合88—7
《长江蔬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88-7黄瓜是从本所搜集的黄瓜资源中筛选出的两个早熟、抗病、耐低温的株系材料杂交而成的优良一代组合。该组合具有苗期耐低温,雌花节位低,单性结实能力强、早熟、优质、抗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丰产的特性。早期产量一般比长春密刺高15~25%,总产量高30%以上。果实清香味浓,皮色深绿,有光泽、白刺,质地脆嫩,一般亩产5000公斤


早熟西葫芦选种、留种技术
《蔬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西葫芦别名搅瓜,天津人称西葫.早熟西葫商品瓜初上市炒菜、作汤、作馅都可,是抢手货。下面介绍一下选、留种技术: 1.注意鉴别花器的发育情况由于早期温度低,多数雄花发育不良.正常雄花一般有2~6个花丝,有的几个花丝有分有合,甚至有的雄花几个花丝连在一起.每个花丝顶端长着一个花药,几个花药连在一起呈圆椎形,当花药裂开出现花粉时呈桔黄色乳突形.发育不良的雄花有: ①一朵雄花花丝正常,但花药小而瘪,根本不产生花粉,或有部分能产生花粉的花药,但花粉很少。这类花占畸形花比例最大。②一朵雄花有的花丝上设有花药,有的花丝上虽有花药但不能产生花粉。更甚者只长很短一点类似花


“桃太郎”番茄的特性及栽培管理
《蔬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不少地方从日本引种试种了“桃太郎”番茄,虽因地域不同稍的差别,但其效果都不理想。以大架栽培方式为例,表现在其前期营养生长过旺,低段果座果率低,后期败秧迅速,裂果严重,产量低。究其原因,“桃太郎”有区别于其它品种的特性,所以用常规管理势必导致其生育失常,栽培失败。


菜豆抗锈病育种研究初报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抗源亲本与园艺性状优良的非抗源亲本进行品种间人工杂交。根据5个杂交组合调查结果表明:菜豆抗锈遗传F_1抗病性为显性;有3个组合的抗病性受一对基因控制,F_2抗与感按3:1比例分离,另二个组合F_2抗与感按15:1或63:1比例分离,其抗病性是受两对或三对基因控制的。从80-2×30-7组合中选育出“新秀1号”和“新秀2号”抗锈新品种,表现垂直抗性。从80-4×12号玉豆组合中选育出87-2-8-1,87-1-33-2,87-1-18-2-3属于水平抗性。这些抗锈新品种(系)在秋季莱豆锈病大流行季节种植,表现出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左旋咪唑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影响
《中国兽医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鸡的免疫力,延长免疫期,在给鸡注射新城疫Ⅰ系苗的同时,服用左旋咪唑进行试验,通过HI试验,监测鸡体的抗体消长规律,证明服用左旋咪唑的鸡免疫效果良好。


花椰菜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方差—协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花椰莱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及性状间的表现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系数,以及在选择单一性状时,单株花球重和成熟期的相关遗传进度,为进一步开展花椰莱育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抗性谱测定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每年选用天津市有代表性的7群11~15个稻瘟生理小种,先后对768个品种(系)进行抗谱测定,抗菌率达80~100%有34个品种(系),占供试品种(系)4.4%,抗菌率在60~79%属中等抗病的品种(系)有109个,占14.2%,其余625个品种(系)属感病类型。另外用7群10个小种对抗菌力较高的74个品种(系)进行抗病类型划分,抗菌率在90%有4个类型,抗菌率在80%有3个类型。根据各地优势小种分布选择抗源和供生产上品种轮换种植的参考。以上结果说明抗谱测定是相对稳定的,对生产与育种有实用价值。


双层薄壁微孔塑料筒制种法
《食用菌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食用菌塑料袋制种具有成本低、使用和运输方便等优点.但生产中往往因塑料袋质量问题(如有砂眼),或操作不慎造成的袋壁破损,导致杂菌侵入.在北方低温季节因塑料袋硬脆,破袋现象尤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的双层薄壁微孔料筒制种方法,在节约开支的情况下,达到透气好,发菌快,避免了破袋污染的目的.几年来,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共制菌种11多万袋,无一袋因破袋造成污染,这项技术于1989年12月通过了市级鉴定.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