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处理对长白山野生黄金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不同预处理对长白山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找合理的黄金菊种子预处理方法。本研究以长白山野生黄金菊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光照、赤霉素(gibberellins, GAs)和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CTK)浓度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浓度和浸种时间以及适当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黄金菊种子质量,促进种子萌发,25℃是最适萌发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黄金菊种子发芽;在25℃最佳萌芽条件下结合8 h、16 h和24 h全光照时长处理,发现采取全光照时其萌芽率高于其它两种光照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的GA和CTK溶液浸种处理黄金菊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各发芽指标随浸种时间增加而上升,在25℃最适温度和全光照条件下,GA浓度为250 mg/L时对黄金菊种子萌发最有利;CTK在浓度为100 mg/L时种子发芽率达到最大值。据此认为,适当浓度的GA和CTK溶液浸种一定时间均可不同程度促进黄金菊种子萌发。
关键词: 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赤霉素(GA) 细胞分裂素(CTK)


吉林省南繁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技术研究与实践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明确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对培育抗病品种,指导品种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南繁水稻品种(系)一直缺少抗瘟性鉴定评价。试验初次探讨"菌种北育,南繁抗鉴"的方法,并获得成功,同时对吉林省部分南繁水稻材料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并进行了南北方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南北方苗期接种抗鉴吻合度可达91. 67%。为避免或者减轻稻瘟病的发生,吉林省水稻育种中应选用具有高抗病血缘的亲本材料,要更广泛收集抗病资源或亲本。


黄土丘陵区草地根系生物量对踩踏干扰生物结皮的响应
《草地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干扰生物结皮对高等维管束植物的影响,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退耕封禁20年左右的草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踩踏干扰对退耕地生物结皮及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降低了生物结皮盖度,增加了植物盖度;干扰显著增加植物根系总生物量,37%干扰度组较不干扰组增加104.55%,其中0~10 cm土层较不干扰组增加204.59%;干扰增加了0~10 cm土壤含水量,48%干扰度组较不干扰组增加22.37%;干扰生物结皮降低了夏季午后土壤温度,37%干扰度组较不干扰组降低5.85℃;干扰增加了生物结皮下层土壤全氮含量,影响了土壤养分循环以及水文、温度的重新分配,促进了与之镶嵌分布的植物根系的生长,并促使草地根系浅层化。


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 》 2019
摘要: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开发新型食用菌栽培基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精准扶贫,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基于此,分别从秸秆、菌糠、果渣果壳以及中药渣4个方面综述了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 2019
摘要:为探索获取高产水平时的玉米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设置种植密度3个水平,分别为M1 (6.0×10~4株/hm~2)、M2 (7.5×10~4株/hm~2)和M3 (9.0×10~4株/hm~2)。施纯氮量设5个水平,分别为D1 (0)、D2 (80 kg/hm~2)、D3 (160 kg/hm~2)、D4 (240 kg/hm~2)和D5 (360 kg/hm~2)。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影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各生育期株高、茎粗、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收获期根系形态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根系N含量和P_2O_5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随施氮量增加,玉米生长各项指标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种值密度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为先增后降。产量在M3D2处理下达到最大,为8 254 kg/hm~2。综合分析建议,敦化地区裸地早熟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施纯氮量为80 kg/hm~2。


西藏林芝不同生产方式下的鹅生长发育状况及生产效益分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摘要:为比较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鹅长势与收益情况,在西藏林芝通过对比方法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玉米田养鹅(RGC-E)放牧中期玉米田间杂草生物量高于玉米田养鹅养鸡(RGC-EC)且差异显著(P <0. 05);(2)不同测定时期RGC-E处理鹅体重、管围、胫长、体长始终高于RGC-EC,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 05);(3)玉米田养鹅处理的单只鹅出栏体重与净收入,分别比玉米田养鹅养鸡处理高0. 29 kg/只和0. 61万元/hm~2;(4)不同生产方式下综合评价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RGC-E综合质量最优,其函数投影值为1. 672,比RGC-EC高0. 1302;玉米田养鹅农田系统内养鸡影响了鹅的生长发育,并降低了养鹅这一生产环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农牧一体化 玉米田养鹅 西藏林芝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吉林芦花鸡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提高吉林芦花鸡的早期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吉林芦花鸡0~21周龄体重指标进行曲线拟合,并对120日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的拟合度较高,R~2均超过0.99,均能拟合吉林芦花鸡生长曲线,其中,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最高,拟合效果最好。120日龄吉林芦花鸡的体重与体尺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公鸡体重与胫长、胸深、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龙骨长、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鸡体重与体斜长、胫长、龙骨长和胸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