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探讨该类期刊在提高影响力方面的措施。【方法】收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13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在2011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对其作者数量、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第一作者职称、第一作者学历、基金资助情况以及论文下载频次、篇幅、类型及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刊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其发文量相关性不大,零被引率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呈负相关。高等院校的零被引论文占比最大;零被引论文随完成论文合作机构数量的减少而增加。基金资助论文的零被引率高于非基金资助论文;资助项目少的论文零被引率低于资助项目多的论文。篇幅短的文章或不系统的研究性论文较少被引用。摘要信息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综述型论文零被引率小于研究型论文。【结论】各刊发文量与零被引论文量间的关系视具体情况而定。针对零被引论文占比较大的稿件,即高等院校及任务类稿件,应在论文发表前的各环节进行协同控制。要加强及重视摘要信息的规范编辑。对来稿字数应作要求。编辑要及时掌握研究领域动向,加强与资深专家及学科带头人间的沟通,积极约稿。尽早发表并提高论文的显示度,进而减少零被引或低被引文献的产量。
关键词: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零被引论文 特征


民族传统文化对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以贵州黎平县香禾糯资源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贵州黎平县内丰富的香禾糯资源是侗族人民赖以生活的物质基础,孕育了侗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而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也促进了香禾糯的持续种植和保护。通过研究黎平县香禾糯的历史发展情况,结合2013年对黎平县香禾糯品种资源的实地调查,发现黎平县至今仍保留了45个不同品质特征和用途的香禾糯品种,说明香禾糯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侗族的饮食文化、节日庆典、宗教信仰、传统农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习俗与香禾糯品种资源保护的关系,发现香禾糯是侗族油茶、扁米、腌制品等日常食品的必备原料,也是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礼尚往来、祭祀仪式的必需品,同时,侗族和谐共生的"稻-鱼-鸭"生产模式更提高了香禾糯的社会经济效益,文章揭示了侗族的传统知识和文化习俗是保持香禾糯高度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最后,针对香禾糯资源消失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有许多经验和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贵州农业发展历史的对比研究,发现多业态经营是其核心内容。多业态经营本身就是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多样化资源结构的产物,也是贵州各民族适应特有文化生态共同体的成功范例,更是符合当前我国提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