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全媒体背景下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思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全媒体出版是一种强调多渠道同步传播的出版方式。传统纸媒和文献数据库一直是科技期刊的主流传播途径,但随着网络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改变了科技期刊的传播生态。影响力是评价期刊质量和办刊水平的关键要素,传播力是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理念和传播手段,推动科技期刊与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必然趋势。


盐旱胁迫下侧柏幼苗的生理响应及水杨酸的调控作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幼苗为材料,采用根灌外施水杨酸的方式,探讨盐(200mM NaCl)旱(15%PEG6000)胁迫下侧柏幼苗的生长、叶绿素、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响应变化以及水杨酸(0.5mM SA)对其的调控。结果显示:NaCl、PEG6000和NaCl+PEG6000三种胁迫处理抑制了侧柏幼苗的生长、叶绿素、抗氧化物酶(SOD和P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则降低,且均表现为复合胁迫介于单一胁迫之间,除GSH外,影响程度均为NaCl>NaCl+PEG>PEG;外施低浓度0.5mM水杨酸可提高侧柏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并降低了H_2O_2和MDA积累。研究发现,盐旱复合胁迫对侧柏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不是单一胁迫的简单叠加,与单一干旱胁迫相比,盐旱复合胁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侧柏幼苗生长的影响;一定浓度水杨酸同样能够有效缓解盐旱单一或复合胁迫对侧柏幼苗造成的生理伤害,提高其抗性。


深入推动媒体融合 助力科技期刊发展
《编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围绕深入推动媒体融合,首先从社会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2方面论述深入推动媒体融合的必要性。然后,阐述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应重点把握的3个着力点:秉持"+互联网"理念,坚持期刊主体地位;充分运用大数据,为期刊发展提供新动源;筑牢安全基石,为期刊发展保驾护航。旨在呼吁科技期刊人抢抓媒体融合发展的主动权,提高安全意识,积极探寻新的发展空间,助力科技期刊更好发展。


中文农业科技期刊论文英文信息的现状与思考
《编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为了解中文农业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信息现状,探讨该类期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的措施,调查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年收录的34个综合性农业期刊的论文,对其英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英文信息在中文农业科技期刊中普遍受到重视,但各刊论文的英文著录要素不统一。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英文信息著录标准规范,加强中文科技论文英文信息的著录规范。有志于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建议完善其论文的英文著录要素。


打造特色优势栏目 提升期刊创新性和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策划特色专辑和专栏,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扩大品牌效应、提高刊物创新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优质稿件的重要途径。以《浙江农业科学》为例,该刊刊登的论文涵盖农业领域各方面,刊物以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总的指导思想,以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为办刊宗旨,以农业实用技术与推广应用为特色,紧跟政策,追踪热点,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互联网+"等研究成果的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农村承包地确权:政策变迁、衍生问题与制度设计
《经济体制改革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对3省1市的55个村庄田野调查现状发现:村庄整体确权完成情况较好,具体形式复杂多样,体现出了不同产权归属;平原村庄确权推进速度快,整体实施成本高;确权强化了农民产权意识,提升了农地的预期价值,流转市场租金大幅提高。确权后还衍生出了农地流转陷入"停滞期"规模经营受阻问题、时点衔接过程中无地农民与补贴依据问题、农地非农化倾向与长期投资问题。为此,创新农地土地流转方式,规范农村土地租赁市场,推进农业服务的规模经营;考虑构建无地农民补偿机制,细化第三轮衔接村庄方案;逐步完善长期流转保险制度,合法化承包权继承权能,强化农地保护性长效投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收入效应及其差异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职业类型差异、收入分位差异、培训类型差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收入效应的分析框架,通过8158份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样本与IVQR方法,实证检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收入效应及其差异,以期探索不同类型培训与不同类型农民之间的最优匹配结构。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显著正向的收入效应,生产经营型农民的培训收入效应高于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不同类型培训的收入效应在不同类型农民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加快推进农民职业培训的供给侧改革,准确把握并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农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培训需求。


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机理分析-来自广西富川县的经验
《农业经济问题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从农户入社需求和合作社吸纳意愿两个视角对农户入社的行为机理进行了理论解读和实证检验.广西富川县的经验表明,农户能否入社不仅取决于农户的入社需求,更有赖于合作社对其的吸纳意愿.然而,双变量Probit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农户与合作社在决策中关注的焦点迥异,前者希望入社以改善其贫困弱势,节约交易费用并规避经营风险,因此,贫困建档立卡户或有专用性投资的农户入社更积极;后者对贫困户并未表现出青睐,经营规模大、有专用性投资或以非粮作物经营为主的农户才是其吸纳重点.二者期许的"鸿沟"构成了农户入社意愿难以向实际入社行为转换的主因.人际关系、邻里行为也是合作社与农户决策的重要参考.比较可发现依据单变量二值选择模型的结果可能会对农户的行为机制做出错误解读.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户行为机理 入社需求 吸纳意愿 贫困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