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基于GTAP-E模型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受劳动力成本上升、水土资源制约,未来农业生产增长将依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由此将带来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减少农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能源-经济CGE模型(GTAP-E模型),构建2012—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情景方案,模拟未来农业生产增长趋势,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2012—2030年农业部门对能源产品消耗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产出增长率,同期农业碳排放增长超过120%。尽管影响机理存在差异,农业全要素技术进步和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在控制农业能源增长、减缓碳排放起均到了重要作用。


铜与毒死蜱复合污染对淡水绿藻的毒性效应
《中国环境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测出,其复合污染对环境生物的联合毒性有别于单因子的生物效应.以淡水绿藻为受试生物,比较分析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Chlorpyrifos)和重金属铜的单一及复合暴露对蛋白核小球藻急性毒性、细胞通透性及抗氧化应激的影响.铜、毒死蜱72小时单一暴露对小球藻的EC50分别为0.68和12.71μmol/L,藻细胞叶绿素含量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细胞通透性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藻细胞活性氧和抗氧化酶被显著诱导.利用相加指数法(Additive Index, AI)确定铜、毒死蜱联合暴露对小球藻急性毒性的联合作用类型为拮抗作用,这与小球藻ROS产生量及抗氧化酶等指标的显著性水平分析结果一致.


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机理分析——来自广西富川县的经验
《农业经济问题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从农户入社需求和合作社吸纳意愿两个视角对农户入社的行为机理进行了理论解读和实证检验。广西富川县的经验表明,农户能否入社不仅取决于农户的入社需求,更有赖于合作社对其的吸纳意愿。然而,双变量Probit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农户与合作社在决策中关注的焦点迥异,前者希望入社以改善其贫困弱势,节约交易费用并规避经营风险,因此,贫困建档立卡户或有专用性投资的农户入社更积极;后者对贫困户并未表现出青睐,经营规模大、有专用性投资或以非粮作物经营为主的农户才是其吸纳重点。二者期许的"鸿沟"构成了农户入社意愿难以向实际入社行为转换的主因。人际关系、邻里行为也是合作社与农户决策的重要参考。比较可发现依据单变量二值选择模型的结果可能会对农户的行为机制做出错误解读。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户行为机理 入社需求 吸纳意愿 贫困地区


新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有“三心”“二意”
《编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青年编辑的成长和培养问题是科技期刊编辑界关注的热点。结合新时代要求,对青年编辑应当具备的时代风貌进行探讨。认为青年编辑要有"三心""二意",即坚定信心、胸怀匠心、不忘初心,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


土壤中单一及复合抗生素的降解及微生物响应
《中国环境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基于LC-MS/MS、Micro RESPTM等技术,对比了磺胺二甲嘧啶(SM2)和强力霉素(DOX)在单一和共存条件下,在青紫泥和小粉土中的短期降解及土壤微生物代谢特征.结果表明,单一条件下,小粉土中SM2和DOX的3d和7d降解率总体高于青紫泥,SM2和DOX共存条件下可对土壤中二者的短期降解产生一定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在小粉土中更为明显.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代谢的影响与其赋存时间及土壤类型有关.在供试浓度10~20mg/kg下,SM2和DOX在单一和复合条件下总体是促进土壤微生物代谢,但影响随赋存时间增加而减弱.青紫泥中,SM2和DOX共存下的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高于二者单一存在,且青紫泥中DOX浓度与土壤代谢活性和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小粉土中无类似的现象,但SM2与DOX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总体源于DOX的作用.
关键词: 青紫泥 小粉土 磺胺二甲嘧啶 强力霉素 降解 土壤微生物 MicroRESPTM


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及其维度结构与城乡类型影响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14年浙江省农民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和有序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工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与收入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即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资本通过强化信息传递和缓解就业歧视,对其人力资本回报率具有正向影响;农民工社会资本内部各个维度对人力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差异在不同人力资本类型间存在区别;农民工城镇型社会资本对其人力资本回报率的正向影响强于乡村型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失灵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学术不端文献的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从《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造假论文谈起
《编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以《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造假论文事件为例,辨析学术不端文献的作者责任与编辑责任。在当前净化学术生态的时代背景下,与其强调作者的责任,不如编辑切实履行好把关职责,认真审查来稿中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还列举了一些可以帮助期刊编辑更好履行把关职责的新技术、新思路。


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互联网+”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目的】了解"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策略。【方法】以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为例,通过联网登录、访问、使用的方式,调查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官方微博及移动客户端建设情况。【结果】34种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目前都已搭建官方网站,但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只有16种,开通官方微博者仅5种,运行至今的仅1种,有3种期刊提供移动客户端服务。【结论】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已基本打造起数字化平台,但"互联网+"背景下的整合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强认识,优化顶层设计,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的融媒体发展。


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几个瓶颈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编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分析新常态下科技期刊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基层期刊人的视角,就期刊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在解读2015年国家出台的有关科技期刊2个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案例调查,分析"期刊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这2个期刊发展瓶颈问题。首先需要制度创新,做好期刊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其次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期刊做大做强;最后要优化学术环境,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构建优良的期刊发展生态。在政府推动改革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是壮大优质期刊群,提升期刊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学术环境的整治将会推动个刊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术不端行为


就业质量、社会认知与农民工幸福感
《中国农村观察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应用有序Logit模型和OLS模型探讨了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进一步地,为了克服主观变量间双向因果关系所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是否熟悉居委会历史"和"是否有投票经历"作为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幸福感影响显著,其中,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加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的幸福感更高,而工作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的幸福感更低;第二,良好的社会公平感知、较高的经济地位感知和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农民工幸福感,积极的情绪状态还能有效缓解工作时间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负向效应;第三,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工作类型和劳动报酬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老一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经济地位感知的影响则呈现相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