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斯里兰卡瓦拉沉香中2个新的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斯里兰卡来源瓦拉(Aquilaria walla)沉香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5R,6S,7S)-5,6,7-三羟基-2-(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1)和(5R,6S,7S)-5,6,7-三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2),均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和2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无抑制作用,MTT法表明对5株人肿瘤细胞不具有体外生长抑制作用,200μg/m L的化合物2对酪氨酸酶具有弱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1.67±1.67)%。

关键词: 瓦拉沉香 5,6,7-三羟基-2-(2-苯乙基)-四氢色酮 酪氨酸酶抑制 新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匍枝马尾藻中砷的脱除工艺研究

饲料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以匍枝马尾藻为原材料,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分析了其中总砷含量,并评估了藻体粒径大小、脱除剂、料液比、脱除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总砷脱除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脱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藻粉粒径0.1 cm,脱除剂为水,料液比1∶40(g/mL),脱除时间3 h,脱除温度45℃,匍枝马尾藻中总砷的脱除率为85.42%。此工艺简单易操作,能够脱除马尾藻中大部分砷,为降低海藻中有害元素砷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匍枝马尾藻 总砷 正交试验 最佳工艺 脱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斛兰新品种‘热科朝霞’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科朝霞’石斛兰是以‘红霞’为母本,‘水蜜桃’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植株中等,株高28~40 cm,每个假鳞茎1~2个花序,花序长30~40 cm,每花序花朵数8~11,花紫红色,平均长5.6 cm,宽6.0 cm,单朵花期平均52 d,整株花期2~3个月。是优良的盆花和切花品种,适合华南地区温室栽培。

关键词: 石斛兰 杂交育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自海南省的环纹炭团菌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形态学研究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报道了采集自海南省的环纹炭团菌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白色环纹炭团菌(Annulohypoxylon albidiscum)、班帕登环纹炭团菌(A. bahnphadengense)和斯普格环纹炭团菌(A. spougei)。根据国内采集标本材料,文中提供了3个新记录种形态特征描述和图示。基于ITS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3个种均得到分子数据的支持。此外,将每种都与模式标本的特征进行比较,并讨论与相似物种的鉴别特征。研究标本现存放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大型真菌标本馆(FCATAS)。

关键词: 环纹炭团菌属 新记录种 热带雨林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对圣女果秸秆简化静态堆肥与腐殖化进程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带圣女果种植分布广,产生的秸秆废弃物难收储.在热带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如何高效、简单、低成本实现圣女果秸秆的就地无害化与腐殖化还田,是热带圣女果秸秆废弃物处置利用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该研究以构建秸秆简化、就地的静态堆肥工艺为目标,模拟了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分子膜、polyvinyl-chloride(PVC)塑料膜、无覆盖(即干秸秆原料)3种不同覆盖所形成的静态环境对堆肥理化性质与腐殖化进程的影响,结合冗余-相关性分析与二维相关傅立叶红外光谱阐明腐殖化的影响规律及其关键组分的分子结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3种覆盖下≥50℃高温期持续时间均超过 5d;促进产热-蓄热-保温能力上,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分子膜、无覆盖、塑料膜.秸秆堆肥过程中酸碱度、电导率、氮磷钾、容重升高,大颗粒破碎,小颗粒占比提高.覆盖塑料膜堆肥有效积温相对较低,有机碳损失相对较低,堆肥后有机碳降幅分别为 20.12%(分子膜)、4.63%(塑料膜)与 16.13%(无覆盖).相比于无覆盖,分子膜覆盖可以显著加快堆肥腐殖化进程;塑料膜覆盖堆肥虽能实现一定程度腐殖化,但腐殖化率最低.3种处理下腐殖化指数分别为 15.61%(分子膜)、9.95%(无覆盖)、6.17%(塑料膜).二维相关光谱表明木质纤维素分解产生的醌、醛、酮、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聚合,多酚缩合可能是秸秆腐殖酸合成的主要途径.分子膜与塑料膜覆盖下,重点调控物料结构与养分,并提高温度,是提高腐殖化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堆肥 腐殖化 圣女果秸秆 分子膜 覆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中热1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热1号’是以‘巴西蕉’未成熟雄花组织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为材料,经钴60辐射诱变多代选育而成的高抗枯萎病的香蕉新品种。病区新植蕉发病率可控制在5%以下,宿根蕉发病率可控制在1%以下。新植蕉生育期365~375 d,宿根蕉生育期355~365 d,平均产量61 500.0 kg·hm~(-2)。完熟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22.5%,可溶性糖20.6%,可滴定酸3.2 g·kg~(-1)。适宜在海南、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香蕉产区种植。

关键词: 香蕉 抗枯萎病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份姜荷花品种花粉形态观察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姜荷花不同品种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姜荷花品种的鉴定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本研究以13个姜荷花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姜荷花花粉存在形式为单粒,无萌发孔,花粉表面具有小颗粒状的乌氏体及黏性蛋白,花粉粒外部形态呈长球形或近球形。不同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花粉外壁褶皱程度均存在差异。极轴长(38.84±1.44)μm~(65.36±5.92)μm,赤道轴长(35.83±3.95)μm~(51.20±7.11)μm,花粉大小(P×E)为(1 412.12±108.22)μm2~(3 355.71±591.01)μm2,皱纹宽度为(0.29±0.05)μm~(0.73±0.14)μm。花粉外壁纹饰为脑皱纹,花粉大小等级为中大等。根据极轴(P)、赤道轴(E)、P/E、P×E、脑皱纹宽共5个定量特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13个品种姜荷花在欧式距离为15时可分成4个类群,根据聚类结果与DNA倍性大小进行育性相关分析,本研究可大致反映不同姜荷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姜荷花花粉形态的育性、分类、亲缘关系和演化提供孢粉学依据。

关键词: 姜荷花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倍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研究-概念界定、理论模型与未来展望

现代情报 2024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研究进展,发现现有研究已经取得的成绩,提出未来值得关注的潜在研究方向,为后续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收集到的国内外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界定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概念,归纳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总结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理论模型的发展和衍化规律。[结果/结论]未来可考虑从健康信息采纳行为前置动因的构成、情境嵌套下的健康信息采纳行为、健康信息采纳执行意愿的中介作用和健康信息采纳实际行为的测量4个方面对健康信息采纳行为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健康信息 采纳行为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蕉和超级矮蕉中MaGA2ox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培育抗倒伏矮秆香蕉,本研究以常规栽培种巴西蕉(Musa spp. Baxi, BX)和超级矮蕉(super dwarf cavendish, SDC)为材料,对二者GA2ox基因进行克隆、荧光定量表达和烟草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cDNA全长990 bp,编码329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这两种材料中完全一致;蛋白分子量为36.4 k D,等电点为6.27,无跨膜区和信号肽;MaGA2ox1基因所合成的蛋白质序列与椰子、水稻、拟南芥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该基因定位于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中;五叶一心期,巴西蕉的根、叶片、心叶等组织中MaGA2ox1基因表达均高于SDC;十叶一心期,巴西蕉的老叶和根组织中的MaGA2ox1基因表达量高于SDC,在嫩叶和心叶组织中MaGA2ox1基因表达量低于SDC,两时期MaGA2ox1基因的总组织表达量巴西蕉高于SDC。本研究为解析香蕉形态建成过程中GA2ox氧化酶的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香蕉 GA2ox1 系统进化树 亚细胞定位 表达模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发酵胶原蛋白肽-菠萝蜜汁的代谢物变化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采集胶原蛋白肽溶液(collagen peptide solution,PP)、未发酵菠萝蜜汁(non-fermented jackfruit juice,JJ)、发酵菠萝蜜汁(fermented jackfruit juice,FJJ)和混合发酵胶原蛋白肽-菠萝蜜汁(co-fermented peptide-jackfruit juice,FPJ)的全代谢物组分,比较FPJ组与FJJ、JJ、PP组的代谢物差异。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鉴定出1 388个和565个代谢物特征。采用VIP>1.0和Fold Change>2作为阈值,使用代谢组学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精准确定,筛选出80种代谢物作为关键代谢物,包含42种寡肽、7种醇、6种氨基酸、3种有机酸、3种酯类、3种脂质、2种醛等。结果表明,FPJ组较FJJ组和JJ组中氨基酸、小肽、酯类、酸类和风味物质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FPJ组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得到改善。

关键词: 发酵胶原蛋白肽-菠萝蜜汁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代谢组学 多元统计分析 关键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