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日本水蜜桃品种拂晓的引种栽培

落叶果树 2006

摘要:2000年从日本引进水蜜桃品种拂晓,表现优质、丰产,适宜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江苏镇江一带栽培。果实圆形或扁圆形,单果重200~250g,着色鲜红,口感爽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最高达15%,品质优良。7月中旬成熟,常温下可存放1周左右。该品种成花易,结果早,自花结实率和坐果率高,需疏花疏果。套袋栽培可提高品质。树形宜采用自然开心形。幼树以疏剪为主,结果枝不短截,结果下垂后回缩。注意利用背上枝培养小型结果枝组,防止枝干日灼。为控制树势,施肥以基肥(有机肥)为主,生长季节一般不追肥。

关键词: 拂晓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产业化

农业科技管理 2006

摘要: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中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战略,并针对园区中科技产业化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产业化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涂膜对蒲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在蒲菜贮藏过程中,通过评价其外观品质及测定其失重率、腐烂指数、维生素C含量、纤维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壳聚糖涂膜对蒲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蒲菜在采后前20d维生素C含量迅速下降,失重率和纤维素含量上升较快,10d后腐烂迅速增加,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低-高-低”变化。壳聚糖涂膜能抑制蒲菜储藏期间的蒸腾失水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较低的纤维素含量和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从而延缓蒲菜的衰老与品质下降,延长储藏寿命,达到保鲜目的。

关键词: 蒲菜 采后生理 品质 储藏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新品种盐抗杂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盐抗杂1号属中熟陆地棉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协调,一般产量水平为100 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120 kg/667m2,品质达国家“十五”攻关标准,田间综合抗性较好。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高产 优质 抗病虫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型企业分部门经营模式的思考与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投资组建的科技型企业———种业公司为例,回顾了这类企业分部门经营模式的沿革过程,探讨了分部门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分部门经营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 科研单位 科技型企业 经营模式 财务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南瓜属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规律、各种育种技术的应用、单性结实、品质育种、抗性育种方面的研究情况对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育种方向。

关键词: 南瓜属作物 育种研究 进展 育种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现代农药 2006

摘要:氰烯菌酯(JS399-19)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高效杀菌剂。离体抑菌活性测定表明,JS399-19对水稻恶苗病多菌灵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均有相似活性,EC50为0.1612~0.3136μg/mL,EC95为1.5387~6.0455μg/mL;持效性测定表明,JS399-19在10d内对恶苗病菌的抑菌率是稳定的,抑菌率为77.9%~81.4%;种子安全性试验表明,以25%JS399-19SC1:1000倍浸种处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发芽率、出苗率及成苗率,1:2000、1:3000、1:4000倍浸种处理时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等均与空白对照无明显差异;温室小区筛选试验表明,当25%JS399-19SC1:500、1:1000、1:2000、1:3000浸种处理时30d防效均为100%,1:4000倍时防效大于92%;初步应用技术研究表明,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浸种处理剂量为1:3000~4000倍,当浸种温度为15~20℃时,浸种时间以48~72h为宜。本研究为氰烯菌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氰烯菌酯 水稻恶苗病 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个紫花苜蓿育种材料在苏南丘陵区的适应性比较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为选育适宜苏南丘陵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引种18个育种材料,跨越一涝一旱2个极端年份,通过产量、抗病性、越夏性等多个指标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Rampage、中苜1号、MF 3个育种材料,RS在干旱环境下表现优异。同时试验表明苜蓿在苏南丘陵区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必须应对高温高湿的夏季和易涝易旱的贫瘠土壤。

关键词: 苜蓿 育种材料 适应性 苏南丘陵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中粳稻新品种淮稻9号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淮稻9号是一个优质超高产中粳稻新品种。2002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预备试验,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9.2%;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比对照增产6.47%、15.11%;2005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51%。其突出特点: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强(高抗条纹叶枯病),适宜性广。

关键词: 淮稻9号 粳稻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南丘陵地区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根据多年来对苜蓿进行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品种WL320产草量最高,国产品种以草原1号最好;要实现苜蓿高产,在播种前要施足底肥,调节土壤pH酸碱度至6.5~7.5;而苜蓿刈割后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更有利于其萌芽生长;秋分后不再刈割,则为第2年丰产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苜蓿 丘陵地区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