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348条记录
春小麦新品种新春22号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肝脏IGF-I和IGF-I 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羔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的研究,为羔羊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共54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测体重后屠宰,采取肝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以GAPDH基因为内标,检测IGF-Ⅰ和IGF-ⅠR基因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之间比较。结果(1)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雄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2日龄到60日龄持续上升,60日龄后开始下降,9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前三个时期(P<0.05);雄性新疆细毛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2日龄到90日龄持续上升,90日龄后开始下降,12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60日龄(P<0.05)。雄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与新疆细毛羊差异不显著(P>0.05),在30~60日龄期间都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5),在90日龄时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肝脏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哈萨克羊肝脏IGF-ⅠR基因在2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P<0.05);新疆细毛羊肝脏IGF-ⅠR基因在2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肝脏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在2和90日龄时都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结论羔羊肝脏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有特定的发育模式,IGF-ⅠR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不依赖IGF-Ⅰ的基因表达水平。

关键词: 羔羊 肝脏 IGF-Ⅰ IGF-ⅠR 荧光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2号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大豆油分含量低是造成商品大豆市场上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据研究表明,我国大豆主产区东北生产的大豆含油率平均为20%,较进口大豆含油量低 1-2个百分点。提高国产大豆含油量一是选育高油大豆新品种,二是研究并制定高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十五”我们以选育油分含量≥22%的高产抗病新品种为育种目标。在后代选择中,选择高产抗病材料的同时利用核磁共振仪进行油分测定,经过多年选择,育成新大豆2号,同时创造了一批高油种质。新大豆2号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对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土壤肥料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产量 ,干物质积累动态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的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低于单作玉米 ,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比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日期早。套种玉米生长前期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于单作玉米 ,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氮素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玉米 ,而磷素利用效率相反。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滞后于单作玉米 ,是套种玉米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 氮磷钾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Ⅰ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 2n =19Ⅱ +1Ⅳ。RAPD分析表明 :在 10 0个十聚体核苷酸随机引物中 ,有 3个引物在山农 0 0 96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DNA带 ,它们分别记为S2 4 1 2 50 、S38750 、S4 2 6 40 ,初步确定山农 0 0 96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山农 0 0 96是小麦与滨麦的小片段易位系。

关键词: 小滨麦 易位系 细胞学 RAPD GIS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部分地区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有丰富的野生香料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有20科60多种。本文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论述了新疆野生香料的特点和开发应用现状,提出了新疆野生香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新疆 野生香料 资源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分运移对新疆大田应用地下滴灌影响初探

节水灌溉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地下滴灌是目前最复杂、水利用效率最高的灌溉方法,在新疆兵团大田棉花上应用面积不断扩大。通过初步的室内试验和田间观测,论述了地下滴灌条件下的水盐运移特点以及可能会对棉田土壤产生的影响及建议,认为有必要对新疆棉花地下滴灌水盐运移进行研究。

关键词: 地下滴灌 盐分运移 大田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滴灌随水施滴灌专用肥中磷素的移动和利用率的~(32)P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同位素32P标记肥料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在网室利用平面根槽和盆栽试验通过滴灌随水施肥的方法,研究了滴灌专用肥(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利产品)和磷酸二铵(美国进口)2种肥料中的磷在土壤中的移动和棉株对磷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①棉株对滴灌专用肥中磷的利用率为21.05%,磷酸二铵为 16.88%。滴灌专用肥比磷酸二铵的利用率高出4.62%。②放射性自显影表明磷酸二铵中的磷在土壤中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为6.2 cm,扩散面积为清水对照的1.85倍;滴灌专用肥中的磷在土壤中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为 7.5 cm,扩散面积为清水对照的2.21倍。肥料随水滴施,提高了磷素在土壤中的运移能力。

关键词: 棉花 32P示踪 放射性自显影 磷肥利用率 平面根槽 滴灌专用肥 随水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频率对膜下滴灌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是我国最严重干旱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出口基地,棉花种植面积达101.2万hm2。目前仅新疆兵团已推广棉花膜下滴灌面积25万多hm2,占我国微灌面积的2/3以上。棉花膜下滴灌在不同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运动和棉花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含盐量土壤花铃期高频灌溉与低频灌溉相比,棉花增产28%,而对于低盐土,灌溉频率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水盐运移 灌水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_2代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小麦杂种F2代在生产上的利用提供信息与依据,对冬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流变学特性等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2代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作了初步概述,认为通过利用小麦杂种F2代杂种优势提高产量的同时改良品质是可行的,指出今后我国小麦育种应注意充分利用杂种F2代优势,并加强小麦杂种F2代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关键词: 冬小麦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遗传特性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