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5个不同猪种PGC1基因PCR-RFLP多态性研究

猪业科学 2006

摘要: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ulI酶切后存在AA、AT和TT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而江苏省地方品种猪中,TT占绝对优势,T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9,其中梅山猪和二花脸猪均为TT型。PGC1基因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χ2检验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苏钟猪、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苏钟猪与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PGC1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莲子DnaJ-like基因片段的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盐生植物海蓬子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克隆了DnaJ-like基因的长609bp的DNA序列,编码1个202aa的开放阅读框,Northern Bloting显示该基因在检测子(200mmol/L NaCl)中的表达显著增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蛋白质水平上,该片段与拟南芥和水稻的同源性分别为6e-68和1e.58;在核酸水平上,该片段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3e-24.保守区分析显示,该片段含有DnaJ―like基因完整的J功能域(J―Domain,66aa),功能域在蛋白质水平与GenBank两种相关类型的J功能域的同源性分别为1e-11和9e-15.这为该基因的克隆及研究其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DnaJ-like基因 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海蓬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倍体西瓜种质资源的抗枯萎病性鉴定及其遗传规律初探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苗期接种法对51份四倍体西瓜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并选择不同抗性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按NCⅡ杂交设计配制三倍体西瓜组合,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四倍体西瓜的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三倍体西瓜枯萎病抗性受其双亲的加性和非加性遗传共同控制,且以加性遗传为主,源于四倍体母本的加性遗传相对重要于二倍体父本的加性遗传;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其枯萎病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四倍体西瓜 种质资源 三倍体西瓜 枯萎病抗性 抗性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条件下华抗草78水稻对杂草的干扰控制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水稻叶龄、水层深度、水稻密度和保水时间条件下水稻对杂草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化感特性的水稻品系华抗草78对稗草、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抑制率显著优于无化感特性品种Lemont;华抗草78对0~1.5叶期稗草和0~0.3叶期异型莎草的控制效果优于1.5~2.4叶期稗草和0.8~2.0叶期异型莎草;移栽时叶龄与栽插密度互作有利于提高华抗草78对杂草的防效,并明显高于移栽时叶龄分别与水层深度和保水时间互作效应.适当提高水稻移栽时的叶龄、增加移栽密度可显著提高华抗草78对供试杂草的抑制率.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化感效应 杂草 干扰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稻虱前期虫源监测的母系定居频次调查法

中国植保导刊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母系定居频次调查法是根据褐飞虱的发生,是迁入雌成虫以其定居定为中心繁殖发展的观点建立的一种田间虫情调查方法。这种方法简化了原有调查内容,减少了调查次数,工作起来方便,只需在7月底前做1次面上调查,掌握当地褐稻虱迁入的虫源基数,就能较早地为当年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褐稻虱 监测 虫源 繁殖 频次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粉管介导的转抗冻蛋白基因(AFP)水稻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和冷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创造和培育具有强耐低温特性的水稻品种,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从胡萝卜中克隆的抗冻蛋白基因(AFP)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 I121(pB I121∶AFP)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籼稻品种NR158,获得了转基因后代。对T3代和T4代转基因植株的苗期耐冷性鉴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后代已经整合并且AFP基因得到了表达,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耐低温性。

关键词: 水稻(OryzasativaL.) 花粉管通道法 耐低温性 抗冻蛋白基因(AFP)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菌株C8-8产几丁质酶的条件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生防菌菌株C8-8 几丁质酶 产酶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对番茄和黄瓜苗期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牛粪、食用菌下脚料、草炭、蛭石为供试材料,按体积比分别为2∶2∶3∶3和2∶3∶0∶5复配成两种基质(A、B),以1∶1的草炭和蛭石作为CK1,以菜园土作为CK2,通过人工接种发病的方式,研究盆栽条件下不同基质对番茄、黄瓜苗期生长与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A的番茄、黄瓜出苗率分别为99.7%和92.8%,与CK1无明显差异,显著高于CK2;盆栽28 d,番茄、黄瓜的干物重、根活性等以CK1为最高,基质A次之,CK2再次之,基质B最差;基质A对番茄、黄瓜苗期猝倒病具明显的抑制作用,发病率均显著低于两个对照,相对于CK2番茄发病率仅为25.7%,黄瓜发病率仅为34.3%。

关键词: 基质 黄瓜 番茄 病害 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两系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我国新近育成的10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和3个优良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对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除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的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但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3个性状的非加性效应较大。②F1大多数农艺性状受不育系影响比恢复系大,仅株高、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等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③不育系以208S、培矮64S和02-142最好,恢复系以扬稻6号最好,其次是E 32和宁108。④11个农艺性状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播始历期、株高、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相对日产量、千粒重、穗长、着粒密度、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穗数。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溶性糖在高等植物代谢调节中的生理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植物体内糖参与渗透调节及信号转导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可溶性糖 信号 渗透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