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超临界CO_2萃取保健植物油的影响因素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植物油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的低剂量中子刺激生长研究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华绒螯蟹7日龄大眼幼体经55.24~73.66MGY低剂量中子刺激处理后,不同养殖时期生化参数变化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相比蛋白中巯基(-SH)含量提高23.40%~69.59%,自由基水平降低7.67%~32.86%,蛋白含量提高4.99%~22.69%,碱性磷酸酶(AKP)降低、羟脯氨酸(HYP)升高,蟹壳颜色加深,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快,抗逆能力增强,规格整齐,并有抑制性早熟的表现。

关键词: 低剂量中子 刺激效应 中华绒螯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的稳定光合生理特性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运用稳定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研究了第8代转PEPC基因水稻,并测定其光合速率和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该种质为C3植物,但C4原初光合产物增多,表现出C4光合特性有所改善;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已稳定,为我国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转PEPC基因水稻 稳定碳同位素 放射性碳同位素 光合特性 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的抗性QTL定位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抗性连锁标记,对中国的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苏麦3号、望水白和宁894037进行了抗性QTL的定位研究。SSR、AFLP分析与QTL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三个抗源的来源和遗传背景并不同,但均在3B染色体短臂上发现抗性主效QTL,不同遗传群体所获得的QTL位点所处的染色体区段略有差异,位于QTL两翼的SSR标记也有所不同。苏麦3号的赤霉病抗性主效QTL位于3B染色体上的标记区间Xgwm533~Xgwm493内;宁894037的抗性位点分布于3B和6B染色体上,分别定位于标记Xgwm493~Xbarc133和Xgwm644~Xgwm518之间;望水白的抗性主效QTL也位于3B染色体上,定位于标记Xgwm493~Xbarc147之间。微效QTL由于遗传群体的不同,分别位于1B、3B和2A染色体上。研究还表明,寻找抗性QTL在3B染色体以外的新抗源十分必要。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源 QTL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粳稻9516、H45、武育粳、转PEPC基因水稻、Kitaake、苏沪香粳,籼稻扬稻6号、香籼I、R64,培矮64S以及杂交稻粤优938、汕优63、X07S/紫徽100、两优培九共1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鉴定了芽期(胚根1 cm,胚芽0.5 cm)、苗期(三叶)和孕穗期的耐冷性,同时选取南京对水稻播种敏感的自然低温条件,进行低温鉴定。结果表明,芽期存活率、苗期的枯死率和孕穗期结实率均为可靠的水稻耐冷性鉴定指标。进一步从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脂肪酸组分、活性氧指标(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和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变化等方面,研究耐冷性不同的水稻的耐冷生理机制。表明耐冷的水稻品种武育粳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低温逆境下,膜的流动性愈大,低温对其伤害愈小。对杂交稻汕优63而言,其叶内抵御逆境的保护系统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循环被较大地激活,特别是谷胱甘肽再生的高速运转,与不耐冷的品种香籼相比,汕优63叶内的过氧化物质累积较少,其耐冷性表现中等。认为水稻叶片维持高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谷胱甘肽的周转循环能力是水稻耐冷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水稻 耐冷性 生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价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杀虫蛋白时空表达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ELISA检测分析双价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B t和CpTI两种杀虫蛋白以幼铃中含量最高,其次是叶片,花蕾含量很低;但在毒蛋白表达数量上,B t毒蛋白超过CpTI杀虫蛋白,特别是在幼铃中B t毒蛋白量是CpTI杀虫蛋白量的9.4倍。这可能是尽管CpTI抗虫谱比B t广,但杀虫效率不如B t的原因。

关键词: 抗虫棉 双价抗虫 杀虫蛋白 时空表达

速除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应用技术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在长江中下游主要直播水稻栽培区进行了速除防除杂草试验,明确了速除450~600 g a.i./hm2可以有效防除千金子、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鸭舌草等杂草,施药40 d后总防效超过98%。通过多点示范的结果可以看出,最佳施药时间宜选择在水稻播种3 d以后,秧苗一叶一心期之前。在此期间内施药,对水稻秧苗是安全的。示范试验还明确了速除可以在长江中下游的直播种植区进行使用。

关键词: 速除 直播水稻 杂草 应用技术 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幼虫对不同寄主的取食嗜好性及其适宜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寄主种类、不同寄主形态和不同寄主饲喂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之间的取食嗜好性比较试验表明,小菜蛾幼虫优先取食大白菜、萝卜或菜心幼苗,其次为油菜和甘蓝幼苗,在大白菜与油菜幼苗之间的取食选择比例是93·33%和6·67%;在甘蓝与菜心幼苗之间的取食选择比例是16·67%和83·33%.小菜蛾幼虫的取食嗜好性受饲喂寄主种类的影响,偏食大白菜或菜心幼苗.小菜蛾幼虫选择寄主取食的次序与寄主体内可溶性糖或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关系,但与两者的相对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取食大白菜或菜心幼苗的小菜蛾生长良好,单头取食达0·583~0·637cm2,单头体重达2·07~2·18mg,与取食甘蓝或油菜幼苗的幼虫在取食量、个体发育方面有明显差异.小菜蛾幼虫也喜好取食已经被虫危害过的幼苗.

关键词: 小菜蛾 取食嗜好性 十字花科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3的选育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猪场烈性病控制新策略的实践

养猪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