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Pib基因编码区功能的转基因初步鉴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Pib结构基因克隆到双元载体,构建了3个植物表达载体pNAR501、pNAR502和pNAR503,这3个载体分别携带由35S驱动Pib结构基因的外显子2外显子3、5′端部分缺失外显子1和5′端部分缺失的外显子1外显子2外显子3的不同片段。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水稻品种日本晴转基因植株30株,经PCR、Southern b lot和后代潮霉素抗性分离检测确定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水稻基因组。T0代转基因植株分蘖期大苗离体叶片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含3个不同载体的转基因植株对稻瘟病E1、F1、G1生理小种的抗性都显著高于对照日本晴。T1代3至4叶期幼苗活体接种鉴定结果与T0代离体叶片鉴定结果不同,对E1、F1、G1生理小种的抗性低于对照日本晴。


几种生物农药田间防治梨网蝽药效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3种生物农药克螨灵(阿维菌素)、施尔兴(苏云金杆菌)和苏维士(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与常规农药吡虫啉进行梨网蝽田间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梨网蝽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差,苏云金杆菌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以两者混合药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并且持效性好。与对照药剂比较,苏维士的速效性没有吡虫啉好,但其持效性优于吡虫啉。


桃果肉颜色、果皮茸毛和花粉育性性状的分子标记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91-42-51×瑞光2号的杂交后代共48个单株为试材,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对桃果实的有毛/无毛、白肉/黄肉以及无花粉/有花粉3个性状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研究获得SSR标记UDP96-018(300bp)与有毛性状连锁,遗传距离4·5cM,SSR标记UDP98-407(680bp)与白肉性状连锁,遗传距离为2·2cM;根据拟南芥雄性不育序列标记设计的引物扩增出的两个片段NNJ-I(600bp)和NNJ-I(900bp)与桃无花粉性状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cM。这些标记的获得为桃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有效的筛选手段。


1%蛇床子素水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06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蛇床子素进行分离定量,本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4, 变异系数0.41%;平均回收率为99.8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9。


2005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评价
《江西棉花 》 2006
摘要:通过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区试中表现优良的品种在大区种植的丰产性与适应性等基本农艺性状,为国家棉花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北冬虫夏草多糖活性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最初多糖是以它对免疫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而引起人们注意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工作者渐渐发现多糖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感染、降血糖血脂、治疗艾滋病等方面的活性。近年来,又发现多糖的糖链在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虫草多糖是北冬虫夏草中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发现它具有多种活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