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提高番茄杂交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关键词: 番茄 杂交制种 质量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不同核背景的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ZTA、17A、8A和相应保持系ZTB、17B、8B花药中17种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和游离赖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不育花药中严重缺乏游离脯氨酸;不育花药中游离苏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保持系的可育花药;不育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则明显低于保持系。核遗传背景差异导致3份同质异核甜椒不育系花药中同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甜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花药 游离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宁油18号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扬州盐水鹅加工中微生物关键控制点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跟踪扬州盐水鹅加工过程中的净膛后、腌制前、腌制后、煮制后、第一次巴氏杀菌后和第二次巴氏杀菌后6个工艺点的鹅体表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同时对腌制、煮制和包装3个车间内的空气、工作服、操作台和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最终关键点确定为挂淋、煮制、第一次巴氏杀菌、第二次巴氏杀菌,制定了相应的微生物危害关键点控制计划表,加工车间内环境微生物也需要有效控制。

关键词: 盐水鹅 微生物 关键控制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CSCD

摘要:综述了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SSR)等不同类型分子标记在草莓指纹图谱构建、品种鉴别、遗传多样性、进化、遗传作图以及相关性状的标记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草莓分子标记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 草莓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翻料方式对禽畜粪便槽式发酵效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禽畜粪便设施发酵是提高粪便处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配置两种不同翻料机(旋耕式和提升式)的槽式发酵系统中,对这两种发酵系统处理效率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发酵系统均能使初始水分含量为50%~60%的禽畜粪便发酵温度在48 h以内上升到55℃以上,并能维持数天。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7~14 d的发酵,物料无害化程度达到国家卫生学相关标准,但配备旋耕式翻料机的发酵系统比配备提升式翻料机的发酵系统具有更高的水分干燥速率和腐熟速度。

关键词: 禽畜粪便 槽式发酵 翻料 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晚疫病及其抗病育种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番茄晚疫病菌特征特性、生理小种以及番茄抗晚疫病机制、抗性遗传规律、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菌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胚培养产生小麦单倍体植株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CSCD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胚培养 单倍体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病毒性出血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生产菌种保存期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对冻干后-20℃保存3年以上的兔出血症病毒皖阜株、兔源荚膜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冻干菌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有关规定进行了冻干毒、菌种存活情况检查和全面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皖阜株3株冻干毒种在-20℃保存3年,血凝性、特异性、最小致死量、免疫原性符合规程要求。兔源荚膜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冻干菌种在-20℃保存10年,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特性、毒力、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规定标准。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多杀性巴氏杆菌 疫苗生产菌种 保存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已测序水稻品种分析其农艺性状基因座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在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在海南陵水县种植两个完全测序水稻品种日本晴与9311的F2群体及双亲,分别考察了其单株分蘖数、穗数、有效分蘖数、穗长、主穗长、抽穗期、株高和剑叶8个农艺性状3次重复的平均值。用已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Nipponbare/9311-F2遗传图谱)及Excel 2000和Mapmaker/QTL 1.1b软件对这8个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基因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在LOD>2.0和P<0.005的条件下共检测到41个QTLs,它们分布在水稻所有染色体上,单个QTL对性状表型贡献率11.0%~46.4%,其中大于20%的有22个。对选用已测序材料为亲本构建图谱来探讨水稻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育种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农艺性状 SSR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 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