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模型和遥感的水稻长势监测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水稻生长模型是集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因素为一体的对水稻的物候发育、光合生产、器官建成、同化物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等生理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因子关系综合量化的动态数学模型,具有机理性和预测性。遥感影像的信息波段及其组合可以反射作物生长的空间信息,可实现对水稻进行长势监测和估产,具有及时性和广域性。将二者结合用于长势监测不但具有理论研究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简要概述水稻生长模型和长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稻生长模型和长势遥感监测相结合下水稻长势监测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设想。


大麦高效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研究进展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06
摘要:“十五”期间大麦高效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国内4个科研单位承担了这一计划,课题围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科学设计,规范管理,在成果、专利、标准、人才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全面完成了课题合同计划任务和指标要求,课题成果已被广泛应用,新品种迅速实现产业化,促进了我国大麦科学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概述了课题组五年研究的主要进展。


江淮平原小麦渍害预警系统(WWWS)
《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江淮平原小麦生长期常见的渍害问题,对早先自主研制的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加以精简与改造,即删去小麦栽培优化模型部分,增加渍害对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和叶片衰老等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模块,并结合土壤水分的计算,实现了渍害逆境下冬小麦生长与产量的模拟。在此基础上,围绕研制目标,就建立渍害警级预警指标、生成支持小麦生长模型(WMOD)运行的未来天气文件、调试与确定地区性参数,以及WMOD与区域性气候模式(RGCM)的结合等,论述了小麦渍害预报的实现途径。利用南京、南通地区近10年(1991—2000)的气候与产量资料,对建成的小麦渍害预警系统(WWWS)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历史渍害的拟合率达到90%;还利用WWWS和RGCM的输出值对南京、南通、合肥3地区近3年(2002—2005)的渍害发生程度进行了试预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西瓜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11的拮抗活性及盆栽防效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西瓜植株体内分离得到的内生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11的抗菌谱进行了测定;用5种培养基对BS211菌进行培养,测定了这5种BS211菌培养液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BS211菌抗菌粗提物,并测定了抗菌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和温度稳定性;运用砂培和盆栽方法进行BS211菌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试验;测定了BS211菌的宿主范围。结果表明:BS211菌对西瓜枯萎病菌等12种病菌都具有强烈的拮抗作用,而且拮抗性能稳定;BS211菌在5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均能产生抗菌物质,但在不同培养基中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抑菌能力有差异;BS211菌液的硫酸铵沉淀物及上清液对不同病菌的抗性存在差异,说明BS211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为复合物;BS211菌抗菌粗提物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尤其是硫酸铵沉淀的上清液部分经121℃处理30 m in后活性无明显变化,对番茄青枯病菌仍有强烈的抑菌作用;BS211菌对西瓜枯萎病有显著防效;BS211菌能在辣椒等多种作物体内定殖,有较强的宿主适应性。


温室甜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研究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借鉴国内外温室蔬菜作物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温室甜瓜的试验数据,确定有关模型参数,建立了温室甜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模型包括叶面积指数、光合生产及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模型利用比叶面积法建立了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光合作用模型还引用简便有效的高斯积分法计算冠层每日的总同化量,不但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规律,而且考虑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冠层反射率的影响和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检验表明,模型机理性、通用性和精度较好。
关键词: 温室甜瓜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干物质积累 模拟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