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食用菌专用杀虫剂——菇净的药效及其安全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食用菌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草莓红花基因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红花草莓不但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研究将3个与红花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即AW65679(1031bp)、S484(620bp)与S1383(500bp)进行了克隆与核苷酸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4对SCAR引物,将这4对引物对红花草莓品种粉红熊猫、白花草莓品种鬼怒甘及它们的杂交后代进行PCR扩增程序优化和鉴定,筛选出一对SCAR引物可扩增出与红花基因连锁的特异片段AW65679(1038bp),这就是与红花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SCAR标记因其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将为草莓分子育种开辟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红花草莓 红花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氧化苦参碱对异育银鲫血液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含不同剂量(0~400 mg/kg)氧化苦参碱的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对异育银鲫在摄食0 d、5 d、10 d、15d、20 d、25 d、30 d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对异育银鲫血液中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其中100 mg/kg试验组的异育银鲫血液中白细胞水平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在第15 d和第10 d达到最高,为1 m l 2.59×106个和11 875.79 U/m l,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90.44%和443.81%(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00 mg/kg试验组中分别在第10 d、第5 d达到最高,为121.46 U/m l和11.94 U,分别比对照组高6.89%(P<0.05)和148.75%(P<0.01)。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异育银鲫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巴氏杆菌病临诊诊制

中国禽业导刊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黑麦草早、晚熟品系生育进程中可消化养分变化的差异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CSCD

摘要:为阐明多花黑麦草生长发育进程中养分变化的规律和品系间差异,田间试验测定了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不同器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NDF和ADF含量均在孕穗期最低;同时,NSC含量最高,分别达干物质重的2.68%和2.85%,IVDMD亦较高。早熟品系抽穗后IVDMD快速降低,而晚熟品系下降较为缓慢,从拔节到开花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早、晚熟品系叶鞘的IVDMD均显著低于叶片,亦略低于茎秆。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器官 生育期 可消化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水稻主要虫害影响初探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全球气候渐变模型Transient B在江苏省2010年、2030年和2050年的输出值,结合南京等6个样点近40年(1955~1994年)的逐日气候资料(BASELINE),生成各地未来不同时段的气候渐变情景;针对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常见的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选用自主研制的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分别在上述气候渐变情景和BASELINE下运行,并将2个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再结合有关害虫发生的气候指标,评价了未来50年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在江苏省主要稻区蔓延和加剧的趋势。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江苏省 水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拳防除油菜田稻槎菜效果

现代农药 2006

摘要:经过二年的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5%龙拳水溶性粒剂84.4~112.5gai/hm2可以有效防除油菜田稻槎菜。龙拳与高特克混用,可扩大杀草谱,提高对阔叶杂草的总体防效。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油菜田 杂草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灭活的H9亚型禽流感NJ01病毒株作为抗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鼠,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 d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采用H I进行筛选,检出18个阳性孔,阳性率为4.69%。对其中的3个阳性值较高的孔进行3次克隆,最终获得3株单克隆细胞,分别命名为1E1、2E10和3G2。通过与新城疫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H5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H I试验,证明1E1、2E10和3G2分泌的抗体具有特异性。经连续1个月的体外培养和两次冻存复苏仍能稳定地分泌抗H9亚型禽流感H I抗体,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92~108条,平均97条。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 I值分别为25~28和212~214,PD50分别10-2~10-1.67和10-4~10-3.3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禽流感的快速诊断、预警预报和病毒的抗原性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单克隆抗体 HI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对大蒜中SOD活性及硒含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0.1、1.0kGy的辐照处理对10℃和25℃贮藏大蒜的SOD活性及总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贮藏温度下,辐照处理都能够延缓大蒜中SOD活性的下降。辐照处理并不能影响大蒜中各类硒含量的变化,但是贮存于25℃大蒜中总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显著高于10℃贮藏的大蒜。

关键词: 辐照 大蒜 SO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花粉管通道形成时期的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石蜡切片法观察陆地棉的花粉管生长、受精和受精卵分裂过程及花粉管通道形成时期。结果表明:①授粉后15 h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囊;②授粉后18~21 h,精子和卵细胞开始融合,24 h后形成一个核仁的受精卵;③授粉后48 h,始见胚分裂;授粉后72 h,早期胚形成;④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对棉花导入外源DNA的适宜时期为授粉后18~48 h。

关键词: 陆地棉 花粉管通道 石蜡切片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