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饲料工业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对白腐菌TK-X-03在固态培养条件下稻草秸秆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糖、(NH4)2SO4和MnSO4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3%、0.015%、0.05%。稻草降解过程中赖锰过氧化物酶(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漆酶(Laccase)、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活在培养的第6、7、9、10和15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6U/g、8.71U/g、0.054U/g、400U/g和0.26U/g。培养25d后,稻草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依次为25.1%、29.8%和55.1%。


水杨酸对黄瓜植株抗病酶系和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杨酸对黄瓜植株抗病酶系和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mmoL/L水杨酸喷雾处理黄瓜幼苗后,植株体内PAL,POD和PPO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PAL活性升高迅速,在处理后24h即达到最大值;PPO活性在处理后24h开始提高,48h时达到最大值;POD活性在处理后8h即开始升高,48h时达到最大值。并且经水杨酸处理的植株抗病性明显增强,处理后7d对黄瓜白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51 23%。


不同饼肥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盆栽研究不同饼肥对连作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相应机制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 ,芝麻饼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 ,而菜籽饼较高用量时 1.5% (w/w)出现生长抑制效应。按极性将芝麻饼萃取分离后得到 4个组分 ,盆栽试验表明各组分均有效促进连作条件下黄瓜的生长。进一步将组分Ⅲ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 2 5份收集物 ,气质联机 (GC MS)分析表明 ,第十份收集物包括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 3个化合物 ,其中棕榈酸和油酸占到第十份收集物的 93 .3 %。抗菌性测定结果表明 ,油酸和棕榈酸没有明显的直接抗菌作用。水培条件下研究表明 ,油酸对盐胁迫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及脯氨酸等含量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601 A和保持系9601 B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粗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9601 A的雄性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末期II阶段,导致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花药绒毡层细胞的高度液泡化,致使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死亡;不育系花药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保持系,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发育 脯氨酸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可溶性蛋白 粗蛋白


秋大棚黄瓜新品种‘津优11号’
《园艺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优11号’黄瓜以优良自交系81和114为亲本杂交而成。该一代杂种生长势强,瓜的商品性好,畸形瓜率低,雌花分化对温度不敏感。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适合秋大棚栽培。


黄瓜根腐病致病病原的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天津市及周边地区采集病株进行组织分离 ,同时分离到两类病原菌 ,经初步的生物学特性鉴定表明 ,引起黄瓜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甜瓜疫霉、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经接种试验 ,认为甜瓜疫霉为主要致病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