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铁质饲槽可防仔猪贫血
《养殖技术顾问 》 2004
摘要:吃奶仔猪生长迅速,4周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5-7倍。所以仔猪需要较多的氧参与代谢,氧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运送,而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专家研究,每头仔猪每天约需铁10毫克。如果仔猪长期生长在水泥圈、木栅栏、木地板母猪圈等缺铁环境之中,仅靠母乳哺育,往往会因铁的摄入量不足,可引发缺铁性贫血。


后季稻南粳38旱育抛栽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南粳 3 8后季稻在不同密度、肥料条件下形成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穗数和粒数对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粒重的增产效应不明显。在密度小或施肥量少的情况下 ,穗数比粒数的增产作用大得多 ;在密度大或施肥量多的情况下 ,穗数和粒数的增产作用差异不大 ;而在通常情况下 ,穗数的增产作用 >粒数的增产作用。在不同的生产栽培条件下 ,可先从产量构成因子中明确其主攻目标 ,再合理制定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以利提高后季稻产量


7种药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药效对比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对 90 %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 8%乐斯本乳油、5 %锐劲特胶悬剂、2 0 %三唑磷乳油、30 %吡·唑磷乳油 (稻欣 )、2 0 .2 %阿维·唑磷乳油 (稻卫 )、5 0 %敌·毒乳油 (赛利 )等 7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特别对 2 0 .2 %稻卫乳油进行了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 ,以锐劲特药效最好 ,阿维·唑磷、三唑磷、吡·唑磷药效次之 ;稻卫在示范试验中 ,防虫效果、保苗增产效果均很突出


改良混合选择法在绿絮棉育种中的应用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2004
摘要:实践中形成的改良混合选择法是把自交、单株选择、混合留种三种常规的育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育种过程中的3个步骤。1年中实施3个步骤,组成1个轮回,3年3个轮回,形成株型、结铃性、纤维品质相对稳定的群体,完成整个育种过程。该法是提高彩色棉产量,改善彩色棉品质的有效方法。用这种方法选育的绿絮棉新品系"8588",单株结铃21.1个,比泗棉3号的20.0个多0.1个;平均铃数为91.05万个/hm2,为泗棉3号的99.78%;果枝数14.77,总果节79.57,与泗棉3号的14.93和81.50相当。单铃重3.78g,衣分24.35%。籽棉平均产量3433.5kg/hm2,皮棉平均产量836.3kg/hm2。
关键词: 彩色棉 改良混合选择法 绿絮棉"8588" 泗棉3号


江苏沿海棉区蜘蛛优势种在转Bt基因棉的棉田动态分布
《江苏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2002年以常规棉苏棉9号为对照,调查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棉中棉所29田内捕食性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T纹豹蛛和三突花蛛为两种棉田蜘蛛的4个优势种群,其中八斑球腹蛛占蜘蛛种群的比例为59.00%~63.00%;两种棉田内常见的捕食性蜘蛛有6种,依数量大小排序为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T纹豹蛛、三突花蛛、斑管巢蛛、爪哇肖蛛,两种棉田各种蜘蛛的比例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在数量方面,转Bt基因棉棉田与常规棉棉田相比,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爪哇肖蛛和蜘蛛总量分别增加46.90%、94.09%、100.00%和55.38%,斑管巢蛛减少85.7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T纹豹蛛增加10.59%、三突花蛛减少9.52%,但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 江苏沿海棉区 转Bt基因棉 蜘蛛优势种群 动态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