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调理剂联合芽孢杆菌施用对水稻吸收镉砷的影响
《环境科学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研究是矿区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前提.为探究不同土壤调理剂联合芽孢杆菌施用对矿区土壤镉(Cd)和砷(As)的修复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设置对照处理(CK)、单一/复合施用芽孢杆菌(J)以及两种土壤调理剂(氧化钙镁肥,D1;硅钙镁钾肥,D2)共 8 个处理(CK、J、D1、D2、J+D1、J+D2、D1+D2 和J+D1+D2),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水稻产量以及水稻各部分Cd和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菌剂外,单一/复合施用两种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pH,对比CK处理,其余处理组均能提高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AvP)含量和有效硅(Si)含量.②单一/复合施用土壤调理剂和菌剂均同时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二者降幅分别为 5.46%~47.53%和 5.32%~25.49%,同时有效态Cd和As含量的降幅以D1+D2 处理最大,D2 处理次之,菌剂(J)单独施用的降幅最小.③D2、J+D1、J+D2、D1+D2 和J+D1+D2 这 5 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糙米和精米中Cd的含量,J处理和J+D1+D2 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精米As含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食品安全生产标准.④试验材料主要通过改变土壤pH、CEC和有效Si含量来影响土壤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对Cd和As的吸收和转运.研究显示,硅钙镁钾肥(D2 处理)无论单施还是联合施用均能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食品安全标准,但其对糙米As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硅钙镁钾肥可为单一Cd污染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杂交水稻在海南的双季高产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0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产量22.5 t/hm~2”的目标,经过2021年的攻关,海南有3个示范点完成了目标,杂交稻双季产量分别为23.8、22.8和23.4 t/hm~2。早稻品种湘两优900表现为长势繁茂、整齐,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多,抗稻曲病和稻飞虱能力强,抗倒、抗旱,耐热和耐肥性强;晚稻品种吉丰优1002表现为生长清秀、整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能力强,耐涝性强。总结了杂交稻在海南的双季高产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对海口市水稻氮磷钾肥的利用率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 2 种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氮(N)肥利用率为 40.27%,磷(P2O5)肥利用率为 27.67%,钾(K2O)肥利用率为 41.35%;配方施肥(N2P2K2)的水稻平均产量最高,为 504.01 kg/亩(1 亩≈667 m2),有效穗长最高(25.91 cm)、瘪粒数(29 粒)最低,稻秆重(41.84 g)、稻谷重(42.75 g)、结实率(83.99%)以及稻秆的氮、磷、钾、钙含量,稻米的氮、钾含量最高.数据证明,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稻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是海口市水稻产值效益的一大重要保障.


菜心BrHsfA3基因克隆及其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生物技术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菜心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发掘耐热相关基因,本研究采用全基因合成法(PAS)对前期从菜心高温胁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的1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克隆,并开展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分析该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开放阅读框(ORF)为906 bp的基因,命名为BrHsfA3.该基因编码301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4.12 kD,理论等电点为5.00,为无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存在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3个磷酸化位点.BrHsfA3蛋白含有1个Hsf保守结构域,具有典型的DNA结合结构域(DBD)、寡聚化结构域(OD)、核定位信号结构域(NLS)和转录激活结构域(AHA),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进化分析发现,BrHsfA3基因与甘蓝型油菜的亲缘关系最近.RT-qPCR分析结果显示,BrHsfA3在耐热自交系CX1-7叶、花中受高温诱导后表达量大幅上调,且显著高于热敏自交系CX7-3;根中表达量则在热敏自交系CX7-3中较高,在高温诱导后显著上调.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BrHsfA3基因在菜心响应高温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61~120日龄文昌鸡母鸡净能需要量预测模型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采用析因法分别研究61~120日龄文昌鸡母鸡的生长净能需要量(NEg)、产蛋净能需要量(NEe)和维持净能需要量(NEm),建立净能需要量(NEr)的预测模型,为文昌鸡的高效养殖提供科学依据.试验1:选择体重[(928.06±3.06)g]接近的63日龄健康文昌鸡母鸡180只,分为1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至119 日龄.每周测定文昌鸡的平均体重和体能,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计算文昌鸡的NEg;测定文昌鸡母鸡所产鸡蛋的平均净能含量,即为NEe.试验2:分2个阶段(61~90日龄和91~120日龄)研究文昌鸡的NEm,分别选择61和91日龄体重[(824.17±2.82)g和(1 336.67±10.90)g]接近的健康文昌鸡母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组(自由采食组及限饲20%、40%和6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4个组饲喂相同的代谢饲粮.每个阶段试验期30 d,在试验中期测定不同饲喂水平下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每个阶段的起始和结束时,测定文昌鸡的沉积能(RE)、代谢能摄入量(MEi)和产热量(HP),建立HP的对数与MEi之间的回归模型,计算文昌鸡的NEm.试验1结果表明:64~91日龄和92~119日龄文昌鸡的NEg分别为19.87和25.05 kJ/g.文昌鸡105 日龄开始产蛋,NEe为6.78 kJ/g.试验2结果表明:在61~90日龄和91~120日龄,40%和60%限饲组的AME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P<0.05);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MEi、RE和HP均显著降低(P<0.05).MEi与HP之间呈显著的对数回归关系(R2=0.93和0.88,P<0.05),61~90日龄和91~120日龄文昌鸡的NEm分别为366.44和351.56 kJ/(BW0.75.d).根据计算得出的NEg、NEe和NEm,建立文昌鸡母鸡NEr的预测模型:NEr(kJ/d)=366.44×BW0.75+19.87×ADG(61~90日龄)和NEr(kJ/d)=351.56xBW0.75+25.05xADG+6.78xAEP(91~120 日龄);式中:BW075 为代谢体重,ADG为平均日增重,AEP为平均产蛋量.利用该模型,可以根据体重、ADG和AEP动态预测文昌鸡母鸡的NEr.
关键词: 文昌鸡母鸡 维持净能需要量 生长净能需要量 产蛋净能需要量 生长阶段 预测模型


菌酶协同发酵对鱼废弃物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提高鱼废弃物发酵产物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鲭鱼废弃物为原料,设置了添加戊糖片球菌(CK)、戊糖片球菌+酵母菌(FJ)、戊糖片球菌+酵母菌+木瓜蛋白酶(FJM)、戊糖片球菌+酵母菌+风味蛋白酶(FJF)、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菌(FC)、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菌+木瓜蛋白酶(FCM)、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菌+风味蛋白酶(FCF)7个处理进行发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发酵后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鱼废弃物发酵产物中均检测出21种游离氨基酸;与CK相比,FC、FJ、FCF、FCM、FJF和FJM有3~16种氨基酸显著上升,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了12.84%~62.50%.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与CK相比,各处理对鱼废弃物发酵产物中的游离氨基酸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FJM的综合得分最高,说明添加戊糖片球菌、酵母菌与木瓜蛋白酶进行菌酶协同分段发酵对鱼废弃物中游离氨基酸的形成最为有利.


椰子汁煮制对文昌鸡食用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椰子汁煮制文昌鸡的品质特征,为文昌鸡和椰子汁成分互作机理的研究和标准化生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文昌鸡和海南椰青为主要原料,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和主成分分析,对椰子汁煮制文昌鸡和水煮文昌鸡鸡胸肉和鸡腿肉的气味物质进行分析对比,利用电子舌、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检测技术对鸡胸肉和鸡腿肉的滋味物质进行分析,并且测定鸡肉和椰子汁的理化指标,以及椰子汁煮制鸡肉和水煮鸡肉的蒸煮损失、质构指标,明确经过椰子汁煮制后文昌鸡品质特征的变化。【结果】鸡腿肉中蛋白含量为21.0 g/100g,脂肪含量为3.08 g/100 g,鸡胸肉中蛋白含量为23.6 g/100 g,脂肪含量为1.29 g/100 g;椰子汁中的还原糖含量为4.75 g/100 g;椰子汁煮制的鸡肉和水煮鸡肉相比,蒸煮损失较高,两者质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经过椰子汁煮制后鸡肉中新产生了2-庚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2,5-二甲基苯甲醛、2-十一烯醛5种醛类物质,电子鼻基本上可以将水煮鸡腿肉和椰子汁煮制鸡腿肉的挥发性物质区分开;经过椰子汁煮制后鸡腿肉和鸡汤的甜味氨基酸含量上升,但水煮鸡腿肉、鸡胸肉以及肉汤中的鲜味氨基酸均比椰子汁煮制后鸡肉的含量高;椰子汁煮制的鸡肉中鲜味核苷酸5'-AMP、5'-IMP和5'-GMP含量均高于水煮鸡肉。【结论】在文昌鸡不同部位中,鸡腿肉脂肪含量较高而鸡胸肉蛋白含量较高;椰子汁煮制可以提高文昌鸡肌肉核苷酸及鸡腿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对滋味有显著提升作用;椰子汁煮制增加了文昌鸡鸡腿肉中的醛类化合物种类,鸡腿肉比鸡胸肉有更好的风味形成效果。


五指山猪和长白猪断奶仔猪肠道免疫性能及微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断奶对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小肠肠道免疫性能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差异。【方法】选择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良好、28日龄断奶的长白猪与五指山猪各6头,于50日龄采集小肠各段组织、内容物、黏膜,依次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16S rDNA V3-V4区基因高通量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比较两品种间肠道形态学、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免疫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1)五指山猪空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2)长白猪十二指肠与回肠微生物多样性均较五指山猪更丰富(P<0.05)。(3)在门水平上,五指山猪空肠、回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均显著高于长白猪,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出现相反的表达趋势(P<0.05)。在属水平上,五指山猪回肠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丰度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4)黏膜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显示,长白猪十二指肠中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五指山猪(P<0.05);而空肠与回肠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五指山猪(P<0.05)。【结论】与长白猪相比,早期断奶后五指山猪小肠肠道免疫性能及微生物多样性较差,可适当延长五指山猪的断奶日龄来减少仔猪腹泻率,以保证断奶仔猪的成活率。
关键词: 五指山猪 长白猪 早期断奶 免疫性能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