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异常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分析了 2 0 0 2年异常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 ,农业部门要根据气候变化加强农业应对对策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异常气候 农业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的意义,并综述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在检测各类食品药物残留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就酶联免疫检测与其他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优缺点的比较,探讨了将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麦两熟地区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的增产培肥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 试验设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及配施其它肥料共4个处理,在稻麦两熟农田(江苏苏州)采用连续4年小区定位方法并辅以盆栽水稻微区观察,调查不同肥料处理的水稻增产效果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化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稻、麦分别增产6.2%和3.7%;土壤生产力提高19.5%;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3.2个百分点,同时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供肥时间长且稳定。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化肥+猪粪处理的增产效果及土壤改良效应更优于秸秆+化肥处理。展示了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作物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并配以化肥或有机肥的施肥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可行途径。

关键词: 稻麦两熟 秸秆全量直接还田 施肥技术 增产培肥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pH值对杂交稻幼苗光能转化特性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模拟土壤pH值对杂交稻两优培九幼苗叶片光合速率、类囊体膜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室温吸收光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以及多肽组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土壤pH值小于 5 .0或大于 7.0时 ,叶片光合速率、PSⅠ和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以及类囊体膜室温荧光发射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尤以pH 4.0试验组的降低幅度最为显著 ;pH 4.0与pH8.0两个试验组使类囊体膜的室温吸收光谱峰值得到增强 ,但未使多肽组分发生明显改变。研究证明 ,与酸性环境相比 ,水稻幼苗对碱性环境的耐受能力更强 ,其生长的最适土壤pH值为 6 .0。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幼苗 pH值 胁迫 类囊体膜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新育梨树优良品种介绍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日本 梨树 新品种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不同类型的水稻鉴别品种鉴定江苏稻瘟病菌的致病性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 DNA指纹图谱和系谱 ,从 1999年采集的 96个江苏稻瘟菌株中选择 44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它们被鉴定为 7个生理小种。用日本清泽系列单基因鉴别品种和 L TH近等基因系 (NIL s)鉴别品种分析 ,分别产生 2 7和 10个致病类型 ,CO39NIL s对江苏菌株几乎没有鉴别作用。分析结果可见供试菌株之间致病性差异极大。研究表明 ,发展包含较多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能准确地反映病原菌致病性以及合理评价和利用相关抗性基因。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系谱 致病性 鉴别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黄痢K88-K99-987p-F41多价菌毛混合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小鼠免疫保护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我国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流行的实际情况 ,用产菌毛粘附因子的野生分离菌株HN2 0 0 1(K88ab)、HN2 0 0 2 (K88ac)、HN2 0 0 3(K88ad)、HN2 0 0 4 (K99)、C83915 (987p)及C836 2 1(F4 1)提取菌毛制成 5批多价菌毛混合油乳剂灭活苗 ,5批多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平均保护率达 95 0 % (38 4 0 )。

关键词: 仔猪黄痢 多价菌毛疫苗 小鼠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兔肉香肠的研制

肉类工业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桃裂果机制及防治措施

南京农专学报 2003

摘要:针对油桃栽培中普遍存在的裂果现象,从遗传因素、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特性、矿质营养、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油桃裂果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油桃 裂果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29抗病虫性及生育性状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以苏棉 9号为对照 ,对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F1 代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种植表现与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抗虫性方面 ,中棉所 2 9对棉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 ;对棉铃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有较高的抗虫性 ,其抗性强度依次为 2代 >3代 >4代 ,明显呈现出随棉花植株的生长和棉铃虫代次及虫龄的增加而逐步递减的趋势 ;2个供试品种的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大 ;中棉所 2 9大田捕食性天敌总量比对照品种增加 3成左右 ,寄生性天敌数量远低于后者。抗病性比较 ,中棉所2 9苗期炭疽病、立枯病和苗蕾期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指均低于对照 ,表现出较高的抗 (耐 )性 ;但铃病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棉所 2 9还具有生长旺盛、单株成铃数多、结铃集中、成熟早、铃重高等特点 ;在非施药区 ,中棉所 2 9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3 0 .17%和 2 2 .67% ;在施药区 ,中棉所 2 9的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 5 .40 %~ 6.3 8% ,但由于衣分率低 ,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相近 ;2个品种施药治虫处理的产量均高于非施药处理。经济效益核算 ,中棉所 2 9比对照品种增收节支近 15 0 0元 /hm2 。

关键词: 中棉所29 抗病虫性 生育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