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测定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 通过氯仿和PEG6000处理,SephadexG 200层析纯化RHDV抗原,建立了检测RHDV抗体的间接ELISA试验方法。该方法的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0μg/ml,血清样品最佳稀释度为1∶400。与血凝抑制试验方法(HI)等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茶叶有效成分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江苏食品与发酵 》 2003
摘要:本文讨论了茶提取物和儿茶素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能够清除自由基,诱导癌细胞凋亡阻止DNA的交联及DNA加成物的形成,还能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诱导癌基因表达下调,降低细胞微孩率,更重要的是茶提取物能保持DNA不受辐照损伤,抑制G-C、G—A颠换,修复自由基诱导生成dGMP加合物。


番茄耐高温优良品种筛选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对引自国内外的 36份番茄材料在常温和高温胁迫下植株生长过程中开花、授粉、坐果等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索耐热品种 (系 )筛选鉴定技术 ,并筛选耐高温品种 (系 )。田间测定不同品种 (系 )番茄对高温胁迫的反应 ,结果发现 :统计坐果率、与常温相比产量的下降程度 ,辅之以果实商品性、单果种子数等性状可作为番茄耐热性筛选鉴定的可靠方法。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的江蔬 14号番茄、CL1131、Ace、Murrieta不仅在高温下具有较高坐果率 ,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且品质优良 ,可望直接推广应用于生产 ,或作为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江淮下游地区小麦生态条件变化及品种适应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江淮下游地区的小麦生态因素已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并已严重影响小麦生产。主要是 :①气温增高(近 11年来小麦从播种、出苗至成熟 ,日均温平均比常年高 1.18℃ ) ,从而导致小麦生长发育加快 ,生育期提前 ,致使冻 (寒 )害威胁增大 ;②小麦病害、草害加重 ,危害性增大 ;③麦田土壤物理性状不良化趋势加重 ,影响小麦的进一步高产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对此 ,笔者提出 ,相适宜 (应 )的优良小麦品种基本特性是 :①适宜的温光反应特性 ;②较好的繁茂性和较高的结实率 ;③较强的抗病性和对除草剂的不敏感性 ;④其品质要求 (类型 )应为适合制作面条、馒头和饼干、糕点的中强筋及弱筋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