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取食人工和天然饲料斜纹夜蛾对核多角体病毒敏感性的差异
《江苏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室内生物测定 ,比较了取食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斜纹夜蛾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lNPV)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从毒力来看 ,SlNPV对取食人工饲料斜纹夜蛾 3龄和 4龄幼虫的LC50 分别为 1.1× 10 8PIB/ml和2 .7× 10 8PIB/ml,对取食甘蓝叶片的LC50 分别为 6 .0× 10 8PIB/ml和 6 .4× 10 8PIB/ml,对取食大豆叶的LC50 分别为2 .4× 10 8PIB/ml和 1.9× 10 8PIB/ml,取食人工饲料斜纹夜蛾对病毒的敏感性高于取食甘蓝叶斜纹夜蛾 ,而与取食大豆叶的差异较小。从致死速度来看 ,病毒对取食大豆叶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最慢。从斜纹夜蛾体重增长来看 ,取食人工饲料的体重增长最快 ,取食甘蓝叶的居中 ,取食大豆叶的体重增长最慢


外源C_4二羧酸对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C_4光合途径的促进作用
《中国水稻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PEPC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水稻Kitaake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中的C4 光合微循环及其功能。通过测定与光合C4 途径有关的关键酶 ,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NADP 苹果酸酶 (NADP ME)、NADP 苹果酸脱氢酶 (NADP MDH)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PPDK) ,说明野生型水稻叶片中具有完整的C4 光合酶体系 ;用外源草酰乙酸 (OAA)或苹果酸 (MA)饲喂叶切片或叶绿体后明显增加光合速率 ,证明野生型水稻中具有一个有限的光合C4 微循环。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原种水稻后 ,可大幅度提高光合C4 微循环的速率。测定不同基因型的CO2 交换速率 ,看出水稻中C4 光合微循环的增强有提高净光合速率 (Pn)和降低Pr/Pn 比值的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表明 ,C4 光合微循环的增强伴随着PSⅡ电子传递效率 (Fv/Fm)和光化学猝灭 (qp)的增加 ,以及非光化学猝灭 (qN)的降低
关键词: C4二羧酸 叶绿素荧光特性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C4光合途径 转基因水稻


产后农产品残留农药降解技术研究概况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04
摘要:本文简述了当前产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的研究概况,从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同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加工品质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控制外 ,生态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在某一生态区 ,对于特定的品种而言 ,只有栽培措施是可控因素 ,其中肥水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是主要的。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以期从栽培学的角度为我国小麦加工品质的改良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危害及对策
《中国标准导报 》 2004
摘要: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兽药残留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兽药残留检测阳性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兽药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导致耐药细菌的增加,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完善兽药残留监测体系,健全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宣传、研发安全型饲料添加剂,有效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