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利用重组自交系检测小麦株高的QTL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更多小麦株高的QTL ,并用于品种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利用江苏地方品种望水白与墨西哥小麦品种Alondra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10 4个家系 )在 3个试验环境 [1997年和 1999年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以下简称农科院 )、2 0 0 2年于南京江宁试验区 (以下简称江宁 ) ]中的株高资料 ,进行了株高性状的QTL分析。共检测到 4个影响小麦株高的QTL ,它们分别位于 1D、2B、4A和 4D染色体上 ,其中位于 1D染色体上的QTL来自地方品种望水白 ,其余 3个QTL均来自矮杆亲本Alondra;单个QTL能够解释 10 3%~ 33 8%的表型变异 ,降低株高效应为 3 2~ 7 4cm ,每个环境条件下检测到的所有QTL能解释 35 0 %~ 4 4 5 %的表型变异 ,4A和 4D染色体上的QTL在 3个试验环境下均能被检测出来 ,说明这 2个QTL可以用于品种改良和标记辅助育种 ;4D染色体上的QTL可能是矮杆基因Rht D1b

关键词: 小麦 株高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纤维改良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由棉纤维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驱动的外源纤维改良基因(兔角蛋白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法,导入陆地棉品种(系)苏棉16号、泗棉167、渝棉1号和H1。检测结果表明,转兔角蛋白基因苏棉16号和泗棉167的纤维比强度分别比相应对照增加了23.2%和29.6%,马克隆值下降了13.3%和17.0%,纤维长度与对照接近。结果还表明,外源基因对高品质棉花品种(系)渝棉1号和H1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明显,只是衣分有所增加。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 纤维改良基因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和叶黄素循环组分的变化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籼稻、粳稻对低温强光敏感性的差异 ,着重研究了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与紫黄质脱环氧化酶 (VDE)活性的变化。随着低温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 ,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因而膜脂不饱和指数 (IUFA)下降。同时 ,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活性降低 ,叶黄素循环组分中紫黄质 (V)含量增加 ,而单环氧玉米黄质 (A)和玉米黄质 (Z)的含量减少 ,表现为 (A +Z) / (A +Z +V)比值下降。Arrhenius分析证明 ,VDE对低温和膜脂不饱和度都敏感。相关分析表明 ,类囊体IUFA分别与VDE活性、(A +Z) / (A +Z +V)和D1 蛋白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粳稻 95 16相比 ,籼稻汕优 6 3类囊体膜的IUFA较低 ,低温下类囊体膜脂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差 ,VDE活性和 (A +Z) / (A +Z+V)比值较低。

关键词: 类囊体膜脂 叶黄素循环 紫黄质脱环氧化酶 低温胁迫 光抑制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方水稻条斑病菌小种分化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针刺接种的方法 ,在水稻孕穗期的剑叶上接种测定了国内南方稻区细菌性条斑病菌 6 2个菌株的致病力。根据病菌与鉴别品种互作反应和亲和性的差异 ,将供试条斑病菌株区分为 6个小种。大多数条斑病菌株与鉴别品种的互作反应表现为弱互作模式 ,部分菌株与品种间存在强互作关系。

关键词: 水稻条斑病菌 水稻条斑病 致病力 鉴别品种 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不同品种果肉石细胞含量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低温冷冻加酶解法测定了 70个梨品种果肉的石细胞含量 ,结果直径为 0 .2 5~ 0 .5 0mm的石细胞含量最多 ,直径为 0 .5 0~ 0 .75mm的其次 ,直径 >0 .75mm的石细胞可以忽略。梨果肉质地不同 ,石细胞含量差异显著 ,肉质粗的品种果肉所含石细胞显著高于其他肉质品种 ,直径为 0 .2 5~ 0 .5 0mm的石细胞在不同肉质梨品种间差异最为显著 ,直径 >0 .5 0mm的石细胞在肉质中等、细、极细梨品种果肉中含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石细胞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RNA差异显示法分离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低温敏感不育性相关的cDNA片段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采用mRNA差异显示法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亚优2号幼穗发育基因在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照(正常温度28~30℃)和低温处理(白天24℃、夜晚20℃)的幼穗发育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存在差异。从获得的35条差异片段中随机选取6条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发现其中有1条片段长为556bp,暂命名为DF9,该片段与水稻第一染色体上一段cDNA序列有99%的同源性;其他5条片段与水稻的EST存在一定的同源性。进一步研究发现,DF9可能编码的产物与一些参与信号传导或能量代谢过程的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推测其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低温敏感不育性有关。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交稻 mRNA差异显示 低温敏感不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透射法测管道油垢厚度响应的宽束影响

同位素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对利用γ射线透射幅度谱测管道油垢厚度响应的宽束影响进行了研究。模拟实验装置由137Cs γ射线的准直束、NaI(TI)探测器和BH1224多道谱仪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响应与油垢厚度呈线性关系。利用光电峰区测垢,标定直线的斜率为负值;利用康普顿峰区测垢受宽束的影响,其标定直线的斜率为正值,但随管道直径增大斜率迅速减小。利用全谱测垢,对于细管道斜率为正值,对于粗管道则为负值。实测的修正因子β与1的偏差均<2%。

关键词: 石油管道 油垢厚度 γ透射 响应 宽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杏叶片形态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摘要:通过对银杏不同枝类、不同叶序的叶片形态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银杏不同枝类的叶片形态差异较大 ,叶宽、叶柄长、叶基角 :多年生鳞枝 >一年生鳞枝 >一年生长枝 ;叶长、叶形指数 :一年生长枝 >一年生鳞枝 >多年生鳞枝 ;叶面积 :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 >一年生长枝 ;有缺刻叶比例 :一年生长枝 >多年生鳞枝 >一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叶片的叶宽、叶长、叶面积、叶柄长、叶基角均随叶序的增加逐渐减小 ,叶形指数和有缺刻叶的比例则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 1~ 5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增加 ,第 5~ 6叶达最大 ,以后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减小 ,叶形指数和叶柄长度随叶序增加而增加 ,叶基角随叶序增加而减小。一年生长枝的第 2叶、一年和多年生鳞枝的第 4叶可作为品种描述的标准叶。

关键词: 银杏 叶片 形态 标准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优一号萝卜

长江蔬菜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展农业科研档案鉴定的实践与体会

档案与建设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