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基质养分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较大 ,纯水不利于孢子萌发 ,PSA最适于孢子萌发 ,葡萄糖则强烈抑制孢子萌发 ,马铃薯煮汁既可抵消葡萄糖的抑制作用 ,又可刺激孢子萌发。分生孢子在琼脂面上比在液滴中萌发率高。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2~ 31℃ ,以 2 8℃最好。分生孢子萌发对pH值敏感 ,以pH 6~ 7最适宜。用振荡培养法获取分生孢子 ,培养 10d后 ,孢子的萌发力开始下降。分生孢子的存活对水的依赖性强 ,在水中保存8d萌发力不变 ,在 10 0 %RH中 8d萌发力略有降低 ,而在 2 5 %RH中 5h萌发力即迅速下降。根据这些特性 ,作者对分生孢子在田间的动态作了一些推测。


狼尾草属牧草资源的RAPD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3份狼尾草属(Pennisetum)牧草资源(其中7株为“23A”不育系中的可育株)进行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共筛选200个随机引物,其中10个引物对所有供试材料都能扩增出清晰的多态性条带,且重复性好;②83份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7株23A不育系里的可育株与23A单独聚成一类,初步确定其为不育系23A的育性逆转株;③引物S1038(TCGCGGAACC)能扩增出“杂交狼尾草”的特异指纹图谱标记,为牧草品种杂交狼尾草的保护提供了分子鉴定基础。


安徽白山羊杂交效应
《畜牧兽医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安徽白山羊及其二元杂交组合(波×安,萨×安)、三元杂交组合(波×萨×安,马×萨×安)和级进杂交组合(波×波×安)研究表明:(1)杂交能提高安徽白山羊的生长发育速度。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组合在6月龄前生长较快,6月龄后变慢;级进杂交在8月龄前生长较快。(2)无论是二元杂交还是三元杂交,均能提高安徽白山羊的产肉性能(P<0 01,P<0 05),但肉质有下降的趋势,三元杂交比二元杂交下降更多。(3)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能够增大安徽白山羊板皮面积(P<0 01,P<0 05),减小毛纤维密度,二元杂交使板皮的均匀度提高。


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17个不同类型的籼、粳、爪哇型品种及其杂种为材料 ,通过分期播种 ,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 2 2~ 2 3℃时 ,亚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显著降低 ,不同组合花粉育性存在明显差异 ,而品种间杂种和常规品种的花粉育性受影响较小 ;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 2 0℃时 ,常规品种和品种间杂种的花粉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品种与组合间存在差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温度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温度与花粉育性呈显著正相关 ,亚种间杂种与常规品种的相关系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减数分裂期的花粉育性受温度影响 ,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较常规品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