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档盆栽兰花春石斛栽培管理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春石斛是市场上近年出现的冬春季高档盆栽兰花之一。笔者介绍了春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通过大棚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形态化学氮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夏季小白菜绿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Ⅰ的小白菜产量最高,分别比施用等氮量的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Ⅱ及无肥对照增产14 4%、6 3%、10 6%、4 6%及33 6%。在施用无机肥的3个处理中,施用硫酸铵的小白菜产量最高;施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等不同形态氮肥处理之间,小白菜绿星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P>0 05);小白菜绿星对不同形态氮肥的氮素表观利用率以有机无机复混肥Ⅰ处理最高,达到29 7%。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果树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玉米pepc基因在杂交转育的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传递和表达特征
《遗传学报 》 200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合肥、海南两地以高光效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为父本 ,与培矮 64S、2 3 0 2S、2 3 0 4S、2 3 0 6S、512 9、0 2 42 8、皖粳97和双九A等 8个受体杂交 ,转育转pepc基因水稻新种质材料。至 2 0 0 2年已转育成一批转pepc基因水稻品系 ,对这些材料世代跟踪研究显示 :(1)玉米pepc基因以一个显性基因稳定传递给后代 ,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 ,自交F2 呈3∶1分离 ,BC1为 1∶1分离 ;(2 )玉米pepc基因在杂交转育的转基因水稻中高水平表达 ,与受体亲本相比 ,PEPC活性提高 3 7~ 17 4倍 ,表达水平与受体亲本和转基因拷贝数有关 ,来源相同的世代间有相似的表达水平 ,但同一世代不同个体间表达水平有差异 ,这可能与其位置效应、拷贝数和环境条件有关 ;(3 )杂交后代结实率不高 ,容易产生异交结实导致转基因材料混杂分离。采取抗生素催芽初筛、PCR分析抽检、PEPC活性测定和田间表型观测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选育筛选体系 ,辅之以受体为轮回亲本适当回交可有效地控制。利用该途径已育成 3个稳定的高表达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品系H1596、H1597和Y14 70 ,说明通过常规杂交转育的方法 ,可以培育实用的稳定高表达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品种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玉米pepc基因 遗传方式 PEPC活性表达


水层深度对稻田杂草化除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以汕优63、武育粳3号水稻品种及稗草、异型莎草和鳢肠杂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乙草胺和苄·乙·甲2个除草剂品种各2种剂量、3个水层深度对试验材料进行处理,分析水层深度对稻田杂草化除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上述2个除草剂及参试剂量,在4cm水层和12cm水层时能有效提高对稗草、异型莎草和鳢肠的防除效果;施用除草剂后,对水稻的株高和地上部生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12cm水层处理抑制最大,4cm水层处理次之,0cm水层处理抑制最轻;在抑制水稻顶端生长的同时,水稻茎蘖数有一定增加。综合除草效果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4cm水层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优于0cm和12cm水层处理。本文还分析了水层深度×剂量×除草剂品种在抑制不同水稻品种营养生长方面的差异。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和腈水解酶基因bx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
《生物工程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Pichiapastoris菌株而设计了重组质粒pPIC9K_vgbbxn ,其中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胞内表达以提高菌体的发酵密度 ,腈水解酶基因bxn分泌表达。转化GS115菌株后 ,通过PCR、SDS_PAGE检测证实两基因已经整合进酵母基因组且能高效表达 ,以及用准确的蛋白活性测定方法成功地检测到二者所表达的产物均具有正常的活性。摇瓶发酵实验证明 ,血红蛋白在贫氧条件下可明显促进酵母菌体生长和bxn基因分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