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稻曲病控制技术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2004
摘要: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dieavirens(cke.)Tak)的浸染适期研究表明: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是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最佳时期,其接种后的病株率为45%。在稻曲病菌浸染的最佳时期尝试引进拮抗细菌和化学农药的复配剂FP Bb、生物农药纹曲宁、三唑醇、Bb 916、井冈霉素、稻曲清对稻曲病进行防治,防治结果为66 7%、75 6%、40 0%、45 2%、72 3%和80 1%;重金属类药剂稻曲清对稻曲病防效最好,生物农药纹曲宁、FP Bb、井冈霉素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FP Bb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随着单位面积用药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有所提高,比其组分15%三唑醇和Bb 916的控制效果好,不同次数的防治结果表明,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足量药剂防治1次即可有效的防治水稻稻曲病。


土壤硝态氮含量对辣椒疫病的影响及机理的初步研究
《土壤肥料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试验得出:辣椒疫病的发病率随着土壤NO3-N含量的增加而增高。NO3-N浓度显著影响辣椒根际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动态变化。平板培养试验表明:不同NO3-N浓度对辣椒疫霉菌丝的生长速率没有影响,但高浓度的NO3-N在12h内可促进孢子及孢子囊的萌发。


体外筛选对鸡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CpG寡脱氧核苷酸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有丝分裂原和CpG寡脱氧核苷酸 (CpGODN)对SPF鸡全血 ,经低速离心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脾脏细胞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PBMC和脾脏细胞进行刺激 ,用3 H TdR掺入法测定并比较上述鸡免疫细胞在不同培养温度和细胞浓度下的转化效果 ,从而建立了适用于大批量筛选对鸡具有免疫刺激活性CpGODN的淋巴细胞转化方法。进一步用该方法筛选自行设计合成的 38条ODN。结果表明 ,用低速离心法分离的鸡PBMC ,在细胞含量为10 7mL-1、 37℃、 5 %CO2 条件下 ,经CpGODN刺激 6 4~ 6 6h后 ,可以得到稳定的高效转化 ;不含CpG模体的ODN不具有免疫刺激活性 ;CpGODN 10、 11和 14具有最佳的免疫刺激活性 ,刺激指数大于 10。
关键词: 鸡 CpG寡脱氧核苷酸 CpG模体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刺激活性


抗茉莉酸甲酯单抗制备及小麦和黑麦草颖花中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生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识别茉莉酸甲酯(MeJA)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该抗体源于以茉莉酸的c-1位羧基为偶联位点,钥孔(虫戚)血蓝蛋白为载体合成的免疫原。该抗体对甲酯化茉莉酸的识别力明显强于对茉莉酸(JA)的;JA分子中戊烯侧链的完整性对该抗体的识别力有很大影响。于该侧链的C-9和C-10位加氢(形成Dihydro-JA),或除去C-12(形成JAS-25),都会大幅度降低该抗体的结合活性。该抗体对亚麻酸、南瓜酸、冠毒素及Theobroxide均无识别力。用该抗体建立了定量检测JA的固相抗体型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法,检测范围为2.06-500pmol MeJA。并探查了小麦及黑麦草开颖前后颖花的JA含量。发现随着开颖时间的临近,JA含量显著升高;颖花开放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急剧下降。
关键词: 茉莉酸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颖花开放 小麦 黑麦草


菊酯农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技术探讨
《现代农药 》 2004
摘要:分析水稻螟虫的行为特性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植株上的行为趋势,探讨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技术要点。认为使用对稻飞虱有特效的农药品种或种植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能有效控制因使用菊酯类农药而引起的稻飞虱的再生猖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