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杨树直角叶蜂幼虫空间格局初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摘要:初步探查了杨树直角叶蜂幼虫在"欧美108"林地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杨树直角叶蜂幼虫主要分布于距地面1.3~1.9 m的树冠部分,依据空间分布聚集度指标判断,杨树直角叶蜂幼虫在调查林地中主要是聚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醋液对蚯蚓粪质量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采取单因素变量法设计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蚯蚓对牛粪、木醋液对以牛粪为基质产生的蚯蚓粪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处理后,牛粪中有机质、磷含量显著升高,全钾含量、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木醋液处理后以牛粪为基质产生的蚯蚓粪中有机质、全磷含量和转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脲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研究认为木醋液无法提升蚯蚓粪的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法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的选育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中早粳晚熟稻区改良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提高粳稻单位面积产量,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在育成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金粳13A和恢复系津恢2号的基础上,组配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经国家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2008—2009年区域试验,金粳优132号平均单产9.81 t·hm-2,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2.94%;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97t·hm-2,比对照增产13.7%。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金粳优132是我国北方稻区首个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国审杂交粳稻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羊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构建标准曲线,建立灵敏、可靠的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可有效地进行肉制品中羊肉成分的鉴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达16pg/μL;标准曲线扩增效率达98.561%,R2=1,符合《实时荧光定量国际化标准-MIQE指南》要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与国标GB/T 20190-2006方法结果符合率达100%,且不需电泳、酶切和测序等步骤。通过对市售肉制品样本的鉴别验证了方法的实用价值,为肉制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白粉病拮抗细菌Bs-18的筛选与鉴定
《山东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筛选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从温室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细菌菌株692株。经室内平板拮抗性筛选和盆栽防治试验,筛选出菌株Bs-18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盆栽防效达82.22%。对菌株Bs-18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测序分析,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作用和mRNA转录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对mRNA转录的影响,以猪流感病毒A/tianjin/1/TJ2(H1N1)感染MDCK细胞为模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及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探索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其对mRNA转录影响。结果显示,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在浓度超过1.25 mg/m L时,能对猪流感病毒血凝产生抑制作用,且在5 mg/m L时对猪流感病毒mRNA转录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复制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流感病毒HA靶点及影响mRNA转录有关。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H1N1 血凝作用 mRNA转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