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摘要: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供试甘薯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引物数量、多态性率和所用引物带型丰 富度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准确度与引物数量、引物的带型数有关,多态性率不是选用引物的主要 标志.因此,在利用RAPD技术研究物种间遗传关系时,有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引物,且引物具有较多的带型.
关键词: 甘薯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引物 聚类分析


发挥农区所科研优势 提高科技服务质量
《农业科技管理 》 2003
摘要:一、农区所在科技服务中的作用和成效 1.促进区域品种更新,提高科技贡献率。品种的更新换代是科技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淮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益低,当家品种老化是主要症结之一。20世纪60年代,我们在各方面支持下,选择铜山县的大吴、大庙、大黄山三个乡开展大规模的品种更新和技术服务工作。至“八五”末,以“三大”为核心的品种更新、更换工作覆盖全市,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农作物品种更


粳型恢复系C418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作物杂志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粳型恢复系C418系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按照“籼粳架桥”的制恢思路选用晚轮422与密阳23杂交配组后经连续系选而成。该恢复系属早熟中粳类型,在徐州播种至始穗历期95天左右,全生育期125~130天,播种至始穗总积温2 200-2 400℃,有效积温1 150-1 250℃,株高105cm左右,5个伸长节间,单株成穗4~5个,每穗颖花数160-180朵,单株花期10-12天,群体花期13-15天,花粉量大,花期长,茎秆粗壮,株型挺拔,叶片上举,耐肥抗倒,具有特异亲和性、高配合力和较高的光合效率等特点。根据对C418多年的研究与观察,笔者认为C418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人工鸽乳饲养乳鸽的效果研究
《南京农专学报 》 2003
摘要:利用人工鸽乳进行12日龄后乳鸽饲养试验。将三种配方的人工鸽乳粉代谢能(ME)恒定为12 6MJ·kg-1,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5%、18%、21%;选取64只12日龄乳鸽分4组进行试验,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3种配方的人工鸽乳,对照组仍采用自然育雏。至28日龄称重比较。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乳鸽分别较对照组增重8 79%、16 87%、17 01%,以粗蛋白含量为21%的人工鸽乳粉增重效果最显著,但以粗蛋白含量为18%的人工鸽乳粉性能价格比最经济。通过测定表明人工育雏可以使乳鸽提早3~5d上市销售,并能提高整齐度和商业价值,同时可缩短种鸽产蛋周期6d。


水稻两优培九株型特征研究
《作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技术思路和作者的长期栽培育种实践与研究成果 ,以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1)和汕优 6 3(CK)等 7个水稻品种 (组合 )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 2 0项株型因素的相关关系。认为株高和叶角是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两项最主要的株型因素。生态条件对两优培九株高的影响可以达到平均株高的 12 6 % ,并建立了株高的生态预测模型。通过对抽穗后顶部三叶的 8种叶角度配置的单位受光量的理论模拟计算证明 ,理想的株型应以剑叶与倒二叶距离 (d1d2 )为 15cm ,倒二叶与倒三叶距离 (d2d3)为 2 5cm ,叶角配置应以 4°~ 6°(剑叶 ) ,9°~ 11°(倒二叶 ) ,14°~ 16°(倒三叶 )为宜。两优培九的叶角配置已经达到了理想株型的要求。两优培九的光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主茎绿叶数多、全生育期间的光合面积大、功能叶衰退较慢以及比叶重大、叶片厚等方面 ,因而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优势
关键词: 两优培九 株型因素 光合优势 株高生态规律 受光量


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中国棉花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种子法》实施后 ,由于政府部门尚未制定出配套规章 ,棉种市场上出现一些无序经营现象和违法乱纪行为。市场混乱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根源 ,希望政府转换职能 ,抓紧出台保护棉花品种知识产权措施 ,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同时也要求种业界各品种创新主体保护好品种材料 ,经营主体找准自己的位置 ,加强相互之间联合与协作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 ,使科研成果在生产上规范有序地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