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建设
》
2003
北大核心
《江苏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生物间遗传学原理 ,分析了 5 2个小麦品种 (系 )对 13个条锈菌系的抗性反应。抗性最好的有贵农775A、92R137、92R14 9和 92R178等 4个品种 (系 ) ,对 13个条锈菌系表现为全抗 ;毒力频率低于 4 0 %的有 13个品种(系 )。CY2 6菌系的抗源品种 (系 )最多 ,有 35个 ;CY32菌系的抗源品种 (系 )最少 ,仅有 7个。总体而言 ,供试小麦品种 (系 )的抗条锈病性较差。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条锈菌
毒力频率
抗病性
《群众
》
2003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归根到底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是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新的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农业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们农业科研面临的问题较多:一是农业科研事业投
《玉米科学
》
2003
CSCD
摘要:1 wx基因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玉米中的许多突变影响胚乳的组成,其中,有一些突变改变了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的类型和数量,wx基因就是这样的一个自发突变类型。
《耕作与栽培
》
2003
摘要:从营养钵育苗和假植育苗两方面促进花芽分化对提高大棚草莓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培育花芽早分化能提早现蕾开花和采收 ,1 2月底前和 1月底前增产明显 ,营养钵苗比对照增产 4 6 92 0kg/hm2 和 6 5 97 0kg/hm2 ,假植苗比对照增产 332 7 0kg/hm2 和 4 92 9 0kg/hm2 。采取营养钵促进花芽分化的处理效果最好 ,产量最高 ,其次为假植育苗
关键词:
大棚草莓
花芽分化
壮苗
产量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利用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 -4的强优恢复系镇恢 0 84与珍汕 97A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汕优 0 84。汕优 0 84不仅高抗白叶枯病 ,而且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品质明显好于汕优 63。2 0 0 2年 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
高抗白叶枯病
杂交中籼
汕优084
特征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以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萘乙酸 (NAA)和 6 -苄氨基嘌呤 (6 -BA) ,对徐薯 18等 10个甘薯材料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 ,研究NAA和 6 -BA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分化成苗、快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2mg L的 6 -BA对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茎尖分生组织诱导是适宜的 ;NAA为 0 .1mg L、且NAA 6 -BA为 10时 ,茎尖分生组织在 4~ 9d分化生根 ,8~ 15d成苗 ,整个诱导成苗过程只需 37~ 39d ,成苗率高达 5 0 .0 %~ 80 .0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NAA和 6 -BA对试管苗快繁有促进作用 ,NAA适宜浓度为 0 .4mg L左右 ,6 -BA的适宜浓度为0 .6mg L左右 ;NAA对试管苗快繁的效果比 6 -BA明显。
关键词:
萘乙酸(NAA)
6-苄氨基嘌呤(6-BA)
甘薯
诱导
分化
快繁
《江苏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关键词:
中熟中粳稻
盐稻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以 1999~ 2 0 0 0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 2 0 0 1年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 ,对其 2 3个点次的镇油 3号油菜的产量形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与对照宁油 10号相比 ,镇油 3号一次分枝数偏少 ,但总角果数多 ,粒重高 ,增产潜力大 ,抗逆性强 ,品质优。
关键词:
油菜
新品种
镇油3号
产量
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沿海滩涂大面积淡水养殖的试验和实践 ,分析认为在当前淡水养殖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采用经济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 ,可充分利用滩涂自然资源 ,产出高附加值的商品鱼 ,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
滩涂养鱼
经济效益
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