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海南设施无土栽培小型西瓜品种筛选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海南陵水设施无土栽培的小型耐裂精品西瓜品种,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西瓜的需求,促进海南设施西瓜产业发展.[方法]在陵水设施大棚内,以纯椰糠为栽培基质,采用营养液滴灌立体吊蔓栽培方式,以美月为对照种,对21个西瓜品种进行了产量、果实性状及品质性状比较与分析.[结果]供试西瓜品种单果重介于1.35~2.05 kg,每667 m2产量为1799.4~2727.3 kg,其中单果重和产量最高的是L600;中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为9.9%~12.9%,其中琼香最高;西瓜可溶性糖以果糖为主,其次为葡萄糖,可溶性糖含量介于54.94~87.65 mg/g,其中热研墨玉最高;糖酸比变化范围为20.22~53.41,其中万福来最高;果皮硬度变化范围为32.56~69.41 kg/cm2,显著高于对照种美月的品种有锦绣前程、艳玲、金镶玉、美蓉、琼美、全美2K、全美4K、4126、3416、L600;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进行综合评价,L600排名第一,其次为锦绣前程.[结论]综合产量、品质及果皮特性指标,筛选出品质优良且耐裂果的L600和锦锈前程为适宜海南陵水设施无土栽培的小型西瓜品种.

关键词: 小型西瓜 无土栽培 品种筛选 隶属函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MCT基因的鉴定、进化及表达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MCT)是MEP代谢途径中关键的酶.为了鉴定芒果中的MCT基因,探索MCT基因的进化路线和表达模式,本研究以拟南芥MCT基因为参考,利用BLAST和HMMER软件,从12个植物基因组中搜索得到了14个MCT基因,对其进行了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并对芒果中MCT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芒果MCT蛋白包含一个PF01128.19结构域,且蛋白序列高度保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CT基因的进化与其所在物种的进化路径保持一致,藻类到被子植物中MCT基因的拷贝数受到严格控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芒果品种'桂热82'和'红玉'中,MCT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芒果果皮、果肉中的表达量高于成熟芒果中果皮、果肉的表达量,推测其在芒果发育过程中有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芒果MCT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芒果(Mangifera indica) 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MCT) 2-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储藏方式和药剂处理对桃金娘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温干藏、5℃低温干藏、5℃低温湿沙储藏的桃金娘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6种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桃金娘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干藏种子活力、发芽率高于其他储藏方式的种子的发芽率;新鲜种子发芽率高于陈种子发芽率。常温干燥条件下以处理8(5 000 mg·L~(-1) KNO_3溶液)的发芽率最高,为76.89%。

关键词: 桃金娘 种子活力 发芽率 发芽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西瓜病毒病种类鉴定及发生分布

植物病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毒病是西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侵染我国西瓜的病毒主要有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 、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香露兜提高槟榔根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3种栽培模式下根系生长发育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露兜促进了槟榔干物质累积,且分配到根系的干物质相对增多,地下部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对香露兜的影响不显著;间作后显著增加槟榔叶片SPAD值,对香露兜无显著影响;间作模式下槟榔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数目显著增多,分别比单作增加了78.64%、50.96%、81.22%,而且间作对槟榔根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大于香露兜;槟榔间作香露兜后,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槟榔单作,土壤脲酶与槟榔单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香露兜单作;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根数目和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槟榔与香露兜根系之间竞争较小,与槟榔单作相比,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能够促进槟榔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酶活性.

关键词: 槟榔 香露兜 间作 根系生长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艾纳香内生真菌粉红粘帚霉抗菌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工程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内生真菌一直是发现结构新颖、活性广泛的化合物的重要宝库.文中对一株艾纳香内生真菌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rosea进行化学研究,通过活性跟踪手段,结合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从该菌株的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获得6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学技术结合质谱鉴定其分别为verticillin A (1)、(S)-(+)-fusarinolic acid (2)、8-hydroxyfusaric acid (3)、cerebroside C (4)、3-Maleimide-5-oxime (5)以及bionectriol A(6).所有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4株细菌的活性评价,其中1、4和6对3株细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MIC值2–16μg/mL.研究结果为从黎药植物艾纳香的内生真菌中寻找新型抗生素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艾纳香 内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及相对作用评价

国土资源遥感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海南岛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子,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采用残差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相对作用分析法对海南岛2001—2015年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南岛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研究表明,2001—2015年间,海南岛植被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增长速率为0.024/10 a,植被覆盖增加区域占全岛的77.77%,植被退化区域所占比例仅为22. 23%。在植被改善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分别为31.04%和68.96%,其中相对作用大于50%的区域(即以人类活动为主)占整个植被改善区域的80.79%;植被退化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分别为35.03%和64.97%,其中相对作用大于50%的区域(即以人类活动为主)占整个植被退化区域的75. 59%。整体来看,气候变化对海南岛植被生长有促进作用,人类活动对海南岛地区植被的建设作用大于破坏作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相对作用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游浮萍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浮萍为浮萍科水生植物,具有生长繁殖快、氮磷吸收能力强及高含蛋白质和淀粉的特性,在饲料和能源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尚未有系统研究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浮萍种质资源的报道.本研究从我国长江中游地区3个省42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水体中共收集到浮萍种质112份.经形态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它们分属4个属6个种,其中青萍属(Lemna L.)含3个种54份种质;多根紫萍属(Spirodela Schleid.)、少根紫萍属(Landoltia Les&Crawford)、芜萍属(Wolffia Horkel ex Schleid.)均只有1个种,种质数量分别为33份、19份和6份.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Atp F-Atp H间隔序列和rp S16内含子序列的单倍型数量分别为11和18,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748和0.892,群体突变率分别为0.03013和0.03507,平均每Kb核苷酸差异数为31.386和61.263,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4713和0.06623.本研究为我国长江中游浮萍的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浮萍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AtpF-AtpH rpS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橡胶树尖孢炭疽复合种种间分子系统发育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国内橡胶树尖孢炭疽复合种内不同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种间差异情况,评价了4个代表性菌株(Colletotrichum bannanense YNML52,C.laticiphilum YNJH17109,C.australisinense GX1655,YNJP162)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在不同温度、pH、水活度下的生长情况,并评价了这些菌株对橡胶不同品种和不同作物的致病性.结果 表明:供试菌株在碳源、氮源利用,适宜生长温度、致死温度、pH和水分活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致病性分析表明,供试菌株的致病谱也存在显著差异,YNML52的寄主范围较窄,具有很强的寄主专化性.通过评价生态因子对橡胶树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橡胶病害发生规律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 橡胶树 尖孢炭疽复合种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杧果科学研究70年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杧果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硬件平台、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杧果产业的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概述世界和我国杧果地位、分布、规模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土壤与肥水管理、耕作模式与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采后贮运保鲜、产业经济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杧果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 杧果 科学研究 70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