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柯拉斯那沉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柬埔寨野生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沉香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多种柱色谱法对该沉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普技术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柬埔寨野生柯拉斯那沉香共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α-H-9(10)-ene-11,12-epoxy-8-oxoeremophilane(1)、7β-H-9(10)-ene-11,12-epoxy-8-oxoeremophilane(2)、neopetasane (eremophila-9,11-dien-8-one)(3)、jinkoh-eremol(4)、(rel)-4β,5β,7β-eremophil-9-en-12,8β-olide(5)、诺卡酮(6)、11-hydroxy-valenc-1(10)-en-2-one(7)、(7S, 9S, 10S)-(+)-9-hydroxy-selina-4,11-dien-14-al(8)、5-羟基-2-[2-(4-甲氧基苯)乙烯基]色酮(9)、5-羟基-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10)、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11)、5-羟基-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12)。其中化合物1~8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9为2-(2-苯乙烯基)色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0~12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且化合物2~11均是首次从柯拉斯那沉香分离。采用Ellman比色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12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关键词: 沉香 柯拉斯那 柬埔寨 倍半萜 2-(2-苯乙基)色酮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全自动采胶系统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机械采胶是世界性难题,突破传统割胶方式,探索天然橡胶全自动采胶装备与技术理论,是破解天然橡胶产业当前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机械采胶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天然橡胶收获技术、割胶技术理论、割胶工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剖析了传统割胶工具与割胶技术、机械采胶设备与割胶技术、固定式全自动采胶装备与采胶技术在天然橡胶收获环节中的具体应用及需求.本文结合天然橡胶生产实际,提出移动式全自动采胶系统的技术需求,设计了天然橡胶移动式全自动采胶系统的框架,概述了全自动采胶系统工作过程、下位采胶终端控制器硬件系统,以及全自动采胶系统软件主要模块及功能,为实现远程、精准、高效、可靠的全自动采胶模式提供理论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乡镇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海南岛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为海南省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规划和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熵值法和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方法,分析海南岛195个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全局趋势、空间相关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结果](1)高水平乡镇主要位于东部和西部市县,数量逐年增多,增多的乡镇主要位于中部.低水平乡镇主要位于中部市县,数量逐渐减少,减少的乡镇主要位于中部.(2)海南岛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北部逐渐上升略超东部,社会经济整体水平逐渐提高,差异逐渐缩小.(3)环岛乡镇热点区总体比较稳定,西部沿海热点区有所增加,热点显著区多分布于城关镇与沿海乡镇.(4)海南岛乡镇社会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区位条件、宏观政策和社会经济基础.[结论]应针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异常发展的乡镇,采取有效措施,缩小乡镇间发展差距,促进海南岛乡镇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乡镇社会经济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熵值法 空间数据探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冻离心法初榨椰子油的理化分析及其对猪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冷冻-解冻-离心工艺从新鲜椰肉中制备初榨椰子油(VCO),分析了VCO的酸价、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及总酚酸和VE等微量成分含量,利用GC-MS测定了VCO中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干法VCO比较,明确了本工艺制备的VCO的特征指标;然后以猪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VCO对猪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抗蛋白质羰基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冷冻离心所制备的VCO性能优越,各项质量标准均优于VCO国际标准的质量要求;VCO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δ-辛内酯、辛酸乙酯、δ-己内酯、柠檬烯、癸酸乙酯、δ-癸内酯等.猪皮中SOD和GSH-PX活力随着VCO浓度的升高显著上升,而蛋白质羰基含量随VCO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说明VCO对防止猪皮氧化具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初榨椰子油 冷冻-解冻-离心 质量指标 挥发性成分 氧化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Catalase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过氧化氢酶(Catalase)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功能是清除植物细胞内光呼吸、线粒体电子传递及脂肪 β-氧化等过程中产生的H2O2,从而保护细胞免于过氧化氢酶的毒害.为了解槟榔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相关信息,利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槟榔叶片总RNA,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槟榔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获得ArCAT1(MN692600)、ArCAT2(MN692601)、ArCAT3(MN692602)3个同源基因,其序列全长均为1476 bp,编码492个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显示,ArCATS与同为棕榈科的油棕(Elaeis guineensis)、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等植物的过氧化氢酶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油棕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ArCAT1蛋白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而ArCAT2和ArCAT3既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又定位于细胞核中.这为进一步研究Catalase基因在槟榔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稻壳比例发酵型全混合日粮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比例的稻壳在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饲用价值.FTMR以王草为主要粗饲料,分别添加0%(对照组)、5%(5%稻壳组)和10%(10%稻壳组)稻壳制备3个处理组FTMR,密闭,避光发酵60 d,测定FTMR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饲养试验选用15只平均体重约10 kg、体况良好的海南黑山羊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上述3种FTMR,自由采食,为期60 d,测定黑山羊的生长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5%稻壳组中乳酸含量最高,表现出良好的发酵品质;5%稻壳组黑山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照组高于10%稻壳组(P<0.05);3个处理组的瘤胃液发酵参数和血液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添加5%稻壳不仅改善了FTMR的产品品质,还提升了黑山羊日粮的适口性,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
关键词: 王草 稻壳 全混合日粮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黑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F3'H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橡胶树叶片转录组数据库中调取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序列信息,通过RT-PCR扩增得到2个橡胶树F3'H基因,分别命名为HbF3'H1和HbF3'H2.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只有HbF3'H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橡胶树叶片和嫩茎中的表达水平与花青素的合成积累趋势完全一致.HbF3'H1所编码的蛋白属于P450超家族,具有保守的F3'H结构域,而且HbF3'H1基因的启动子中包含多种环境效应元件,说明HbF3'H1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因子调控.通过农杆菌转化烟草发现,过表达HbF3'H1基因的烟草花瓣大量累积花青素,其颜色较非转基因烟草显著加深,同时,荧光定量PCR发现HbF3'H1表达水平与转基因烟草花瓣颜色呈正相关,说明HbF3'H1基因表达促进花青素的累积.本研究为阐明橡胶树花青素代谢途径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菠萝皮与木薯茎叶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和瘤胃消化率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比例的菠萝皮和木薯茎叶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的影响.试验设定6个不同木薯茎叶与菠萝皮干物质混合比例处理组,分别为100:0(对照组)、90:10(T1组)、80:20(T2组)、70:30(T3组)、60:40(T4组)、50:50(T5组),充分混合后密闭发酵60 d.同时选取了3头黑山羊,分别抽取其瘤胃液等比例混合体外培养6 h.结果表明:随着菠萝皮添加量的增加,pH值显著降低(P<0.05),同时乳酸和丙酸含量升高(P<0.05).挥发性氨态氮/总氮菠萝皮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3组和T4处理组的青贮中,乙酸含量表现最低,丁酸含量在T2处理组最高.经过6 h培养后,菠萝皮的添加显著提升了青贮的消化率(P<0.05),在菠萝皮添加组中(T1~T5),挥发性氨态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菠萝皮可以有效提升青贮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并且在T3和T4组表现了较好的青贮品质,因此,在木薯茎叶和菠萝皮混合青贮中,菠萝皮的最佳添加比例为30%~4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龙血树WD40转录因子基因DcWD40-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广西植物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龙血树是国产血竭的主要基源植物,其血竭主要化学成分为类黄酮化合物.为进一步了解DcWD40-1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潜在功能和作用机制,该研究根据海南龙血树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海南龙血树中克隆了一个WD40基因DcWD40-1,该基因全长1 550 bp,包含一个1 3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50.77 kD,理论等电点5.7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cWD40-1属于WD40蛋白家族成员,具有5个保守的WD40结构域,和其他植物WD40蛋白同源性高,保守性强.利用Genome Walking方法分离了1 503 bp的DcWD40-1启动子序列,该区域具有典型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特征,并含有多个应答激素和胁迫的响应元件.表达分析显示,血竭诱导剂能够诱导Dc WD40-1的表达,DcWD40-1的变化与血竭形成及类黄酮积累正相关.此外,DcWD40-1也能对茉莉酸甲酯、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和UV-B处理做出积极响应.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血竭 类黄酮 WD40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是全世界香蕉产业共同面临的毁灭性病害,但目前生产上仍缺乏适宜的抗病品种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借助快速准确的枯萎病菌检测技术及时明确病原菌以控制该病的传播和蔓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和总结了DNA指纹图谱、普通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及等温扩增技术在该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发展方向,为该病的分子检测技术优化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