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三相分离法提取胡椒油树脂的工艺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黑胡椒粉为原料,采用三相分离法(TPP)提取胡椒油树脂,研究了胡椒粉添加量、硫酸铵质量浓度、提取液与叔丁醇体积比、pH、温度对胡椒油树脂得率及胡椒碱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胡椒油树脂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胡椒粉添加量5%、硫酸铵质量浓度10%、提取液与叔丁醇的体积比1∶0.5、pH 4、温度20℃,在此条件下,黑胡椒油树脂得率为12.90%,黑胡椒油树脂中胡椒碱含量为30.46%,验证试验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研究结果为工业化提取胡椒油树脂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胡椒油树脂 三相分离法 胡椒碱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乙二醇介导咖啡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制备咖啡炭疽菌原生质体及聚乙二醇(PEG)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为开展咖啡炭疽菌的致病分子机理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咖啡炭疽菌野生型菌株BSC2-2为试验材料,通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含有氯嘧磺隆标记和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质粒pCB1532-G转入BSC2-2原生质体中,对获得的转化子进行遗传稳定检测、PCR分子检测和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结果]BSC2-2对氯嘧磺隆的耐受浓度为200.0 mg/L.最佳遗传转化体系为:28℃下用2.5%裂解酶酶解BSC2-2菌丝2 h,收集原生质体,再经MTC缓冲液冲洗重悬后将质粒pCB1532-G转入原生质体,在RM培养基中混匀再生,获得转化子.GFP基因的PCR扩增和分生孢子荧光观察结果表明,GFP基因已成功插入并整合到咖啡炭疽菌BSC2-2基因组中.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在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及致病力上无明显差别,表明GFP基因在咖啡炭疽菌BSC2-2基因组中稳定遗传.[结论]成功建立了PEG介导的咖啡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与野生型菌株在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及致病性上无明显差别的转化子,为后续研究咖啡炭疽菌的基因功能和致病机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咖啡炭疽菌 PEG介导遗传转化 转化子鉴定 生长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脆片挥发性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国内外市场上常见的椰子脆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1个不同品牌的椰子脆片中共鉴定出2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酯类、内酯类、烃类、醛类、酚类和醇类.共有成分8种,分别为辛酸乙酯、δ-辛内酯、3-甲基十三烷、癸酸乙酯、丁位癸内酯、3-甲基十五烷、月桂酸乙酯、丁位十二内酯.其中δ-辛内酯和丁位癸内酯是相对含量最多的两种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提取的前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7.09%.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都可以把样品分为3类,结果一致.

关键词: 椰子脆片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取方法对芒果核仁多酚提取得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适宜的芒果核仁多酚提取方法,分别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制备芒果核仁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两种方法的工艺参数,探究提取方法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利用清除1,1-二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评价所得粗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的芒果核仁多酚提取得率较高,其最佳提取溶液为60%乙醇,其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79℃,液料比38∶1(mL/g),该条件下多酚提取得率为11.62%;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所得芒果核仁多酚对DPPH·、ABTS+·、O2-·和·OH的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2、0.24、592.98 mg/mL和38.76 mg/mL,清除能力均强于热回流提取法所得芒果核仁多酚;此外,超声辅助提取法具有省时和成本低的特点.

关键词: 芒果核仁 多酚 超声辅助 热回流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海石珊瑚Stylophora pistilata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南海石珊瑚Stylophora pisti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手段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手段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珊瑚Stylophora pistilata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化合物: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1),正二十五烷(2),正二十三烷(3),肉豆蔻酸(4),2,2′-氧代双(1,4-二叔丁苯)(5),(R)-2-乙基己醇(6),2,2′-bis(4-hydroxyphenyl)propane bis(2,3-epoxypropyl)ether(7)和5-hydroxy-3,4-dimethy-5-pentyl-2(5H)-furanone(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石珊瑚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7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显示出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余化合物对上述肿瘤细胞均无生长抑制活性.

关键词: 石珊瑚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细胞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调查与基础生物学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省是我国草地贪夜蛾入侵地之一,为了掌握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的发生与防控情况,2019年4—7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对海南省18个市县主要玉米种植区的草地贪夜蛾天敌开展了实地调查.本研究将调查区采集到的被寄生卵块、幼虫和蛹置于实验室条件下饲养观察,共发现5种寄生蜂天敌,其中卵寄生蜂为夜蛾黑卵蜂和螟黄赤眼蜂,幼虫寄生蜂为淡足侧沟茧蜂,蛹寄生蜂为霍氏啮小蜂,卵-幼虫寄生蜂为台湾甲腹茧蜂,并报道了这5种寄生蜂的主要鉴别特征和基本生物学特性.掌握海南本地草地贪夜蛾寄生蜂天敌的种类,初步探究了其对这种外来入侵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为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优势天敌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寄生蜂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茵衣藻E2泛素结合酶CrUBC23调控油脂积累

微生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研究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enzymes,E2) CrUBC23在莱茵衣藻油脂代谢中的作用,为高产油微藻基因工程改良和揭示藻类油脂合成及代谢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qRT-PCR分析莱茵衣藻在低氮、低磷胁迫下泛素结合酶CrUBC23表达情况;克隆CrUBC23同源基因干涉片段和全长基因,构建RNAi干涉载体和过量表达载体,转化莱茵衣藻并检测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构建CrUBC23-GFP融合表达载体,用农杆菌浸染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莱茵衣藻在低氮、低磷胁迫下CrUBC23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正常培养的4.98–5.80倍和1.85–5.20倍。RNAi干扰结果显示,转基因藻细胞中性脂含量降低5.5%,总脂含量降低3.16%–17.6%。过量表达结果显示,转基因藻细胞中性脂含量增加8.8%,总脂含量增加4.51%–14.03%。【结论】CrUBC23正向调控莱茵衣藻油脂代谢,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

关键词: 莱茵衣藻 E2泛素结合酶 基因沉默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份银合欢种质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耐盐银合欢(Leucaena Benth.)种质,采用常规纸上萌发试验,研究18份银合欢种质材料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胚根及胚芽长和芽鲜重对不同浓度(0、0.4%、0.8%、1.2%)盐胁迫的响应,并对其耐盐性强弱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大部分银合欢种质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胚根及胚芽长和芽鲜重较对照均显著下降,也有部分银合欢在低盐浓度下指标值优于对照,说明低盐对银合欢萌芽有促进作用.经模糊隶属函数及SPSS聚类分析,将18份银合欢种质耐盐性强弱分为三类,其中L 02和L 07聚为一类,且隶属函数均值最高,认定为高耐盐银合欢种质.

关键词: 银合欢 耐盐性 萌芽期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牛油果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构建牛油果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热榨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水代法3种方法提取的牛油果油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与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牛油果油中共鉴定出47种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3种醇类物质、13种醛类物质、6种酮类物质、5种酸类物质、5种酯类物质、5种杂环类物质.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7.559%,包含了1-丙醇、2-甲基-1-丁醇、1-戊醇(M、D)等44种化合物,能较好地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运用构建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评价出采用热榨法提取的牛油果油,其香气质量评分最高,采用水代法提取的评分最低,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的香气成分影响较大.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能有效地为牛油果油的香气进行质量评价.

关键词: 牛油果油 香气质量 主成分分析 评价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组培研究四十年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织培养对于椰子快速繁殖以及全球椰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40年来国内外在椰子组培快繁技术,包括椰子组培技术的重要性,不同外植体如胚芽、花序、子房等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与优劣,不同培养基和培育环境对组培效果的影响等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讨论.同时总结了椰子组培快繁技术的进展,分析了目前限制椰子组培快繁技术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与具体建议.本文对椰子快繁技术及椰子种质资源保存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椰子 组织培养 外植体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