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杀菌剂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浑浊度法对2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抑菌活性初筛,对抑菌活性较好的药剂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抑菌活性表明,四霉素、辛菌胺醋酸盐、溴菌腈、乙蒜素和噻霉酮抑菌作用最强,2 mg/L处理浓度下抑菌率均达90%以上,其次为丙硫唑和中生菌素,10 mg/L处理下抑菌率在75%以上;溴菌腈、噻霉酮、丙硫唑、春雷霉素和噻森铜的EC50值分别为0.048、0.103、0.900、21.970、189.347mg/L。田间试验显示,施药后30d,20%噻唑锌SC750倍防效最高,可达75%以上;其次为3%噻霉酮ME1000倍、20%丙硫唑SC1000倍和25%溴菌腈EC1000倍,防效均在70%以上;46%氢氧化铜WG保护作用最高,防治后病叶率最低。据此,氢氧化铜、噻唑锌、噻霉酮、丙硫唑和溴菌腈可作为防治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供选药剂。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角斑病 杀菌剂 抑菌活性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acillus siamensis和Bacillus subtilis中2个β-D-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技术扩增2株Bacillus属菌株XY18、XY20的β-D-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bgl全长,构建重组载体pET28a(+)/bgl、pET28b(+)/bgl,导入E.coliBL21诱导表达,采用Ni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经酶学性质测定发现:2个蛋白均为弱酸性蛋白,温度为40℃时酶活力达到最大,具有一定耐热性。以上结果表明,为优化2株Bacillus属菌株参与香草兰发酵工艺,可提供适当弱酸性条件、适宜温度。

关键词: Bacillus β-D-葡萄糖苷酶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新品种'华南16号'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品种'华南16号'('SC16')(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SC No.16)是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SC8')为母本和引进品种'Q10'(I93/066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F1杂交种子,经实生苗试验、初级品比、高级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等选育而成.其鲜薯产量在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分别为50.15 t/hm2和45.82 t/hm2,比我国主栽品种'华南205'('SC205')分别增产55.45%和35.85%;块根淀粉率分别为25.42%和26.10%,略低于'SC205'(对照);鲜薯氰苷含量为29.70μg/g,属于甜木薯品种.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华南16号'是1个株型优良、高产,且能够密植与机械化采收的工业用、食用兼饲用的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广西、广东沿海、海南,以及东南亚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木薯 杂交 田间试验 理想株型 鲜薯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炙法加工对大腹皮的抗氧化性比较及成分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炙法加工对大腹皮中总黄酮、总酚、鞣质以及槟榔碱等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DPPH法、ABTS法和FRAP法对大腹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经不同炙法加工后,大腹皮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酚、鞣质等活性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槟榔碱因受热时间含量下降.大腹皮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均比未进行炙法加工(空白)有显著性提升(P<0.05).其中姜炙法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均与阳性对照BH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炙法加工的大腹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其本身所含的总黄酮、总酚、鞣质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槟榔碱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因此,姜炙法更有利于提升大腹皮品质,为今后大腹皮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腹皮 抗氧化活性 总黄酮 总酚 鞣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海南山柚油感官特性及抗氧化抑菌作用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海南山柚油的感官特性、抗氧化活性以及抑菌作用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合海南山柚油的预处理方式。采用感官评定技术对不同预处理方式山柚油进行评价;应用DPPH法、ABTS法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技术测定山柚油的抗氧化特性,并用牛津杯法测定山柚油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能显著影响山柚油的感官品质,微波、培炒、烘烤处理均能增强山柚油的抗氧化效果;山柚油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综合分析最佳预处理方式为微波处理。本实验为山柚油的感官特性及抗氧化和抑菌作用提供了参考,并对山柚油的预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山柚油 感官评定 抗氧化 抑菌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干扰20S蛋白酶体α亚基基因对莱茵衣藻油脂代谢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20S蛋白酶体 α 亚基(20S proteasome alpha subunit A,POA1)基因对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油脂代谢的调控,对莱茵衣藻CC425在低氮胁迫下的CrPOA1表达进行了分析,克隆POA1同源基因片段,构建pMaa7IR/XIR干涉载体并转化莱茵衣藻CC425,对CrPOA1进行有效沉默,测定转基因藻株细胞干质量和油脂含量;克隆全长基因,构建CrPOA1-GFP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在低氮培养下,CrPOA1 mRNA水平比对照(正常培养)显著降低(P<0.01),RNAi转基因藻株CrPOA1 mRNA水平比对照pMaa7IR/XIR(maa7)降低79.36%~85.35%,沉默效果较好;RNAi转基因藻株细胞干质量与对照maa7无显著差异,油脂含量比对照maa7显著降低6.38%~24.63%,CrPOA1正向调控莱茵衣藻油脂;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这表明CrPOA1参与了莱茵衣藻的油脂代谢过程.

关键词: 莱茵衣藻 20S蛋白酶体α亚基 RNA干扰 油脂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木薯品种对木瓜秀粉蚧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探讨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对木薯的选择性机理,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了木瓜秀粉蚧取食不同木薯品种1、2、4 d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木瓜秀粉蚧取食不同木薯品种后抗氧化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取食'C1115'后其体内SOD活性最低,取食'SC8002'后其体内CAT活性最低,取食'SC8'后其体内POD和PPO活性最低.木瓜秀粉蚧取食木薯品种'J1301'SC11'SC8002'东莞红尾'SC8'缅甸种'和'C1115'后其体内SOD、CAT、POD和PPO活性在任一测定时间内和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上述木薯品种被木瓜秀粉蚧取食后能够通过抑制木瓜秀粉蚧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干扰其正常活性氧代谢,可能对木瓜秀粉蚧具有抗性潜力.

关键词: 木瓜秀粉蚧 木薯品种 抗氧化酶 活性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基因组时代橡胶树分子生物学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基因组信息以及基因功能验证平台,长期以来,橡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严重限制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产业的转型升级.2013年,橡胶树基因组草图的发布标志着橡胶树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本研究从基因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重要功能基因和基因家族鉴定、高密度连锁图谱构建及群体遗传学等方面对近年来橡胶树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作出展望.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 基因组 转录组 蛋白质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斯里兰卡韦利加马椰子叶萎蔫病危害及入侵中国的风险研究

植物检疫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韦利加马椰子叶萎蔫病(WCLWD)是近年来发生在斯里兰卡的椰子危险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当地政府主要以强制砍伐来控制该病蔓延。本文对WCLWD的病原菌种类、在斯里兰卡的分布、寄主种类、危害特征等进行了描述,开展了该病的入侵风险定量评估,发现该病属于高风险有害生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制措施的分析,为该病的快速识别及检验检疫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椰子 韦利加马椰子叶萎蔫病 斯里兰卡 危害特征 入侵风险 控制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科学计量的天然橡胶学科领域前沿热点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天然橡胶产业持续低迷,追踪国际天然橡胶研究前沿热点对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科学计量方法结合CiteSpace技术,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天然橡胶文献进行共被引、共词和聚类分析,概述了该领域重要的基础文献,揭示其学科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结果表明,共探测出6个前沿热点,高度聚合在三大学科领域.其中,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领先优势十分明显,共遴选出4个前沿热点:(1)功能化改性石墨烯或氧化石墨/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2)生物基体/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3)弹性体或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应变诱导结晶行为;(4)废旧橡胶的自修复与回收加工.在生物科学领域,遴选出1个前沿热点,即橡胶树基因组测序、橡胶生物合成路径与关键基因.在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遴选出1个前沿热点,即橡胶林的扩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频和高突现关键词在三大学科呈现由多到少分布,反映了当前天然橡胶研究领域发展趋于多方向性,但其前沿热点相对集中在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的下游.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学科领域 科学计量 前沿热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