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酯酶电泳指纹法鉴定杂交玉米母本自交粒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种胚酯酶电泳指纹法和田间种植法分别对掺混了母本自交粒的玉米杂交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酯酶电泳指纹法和田间种植的成熟期鉴定结果基本与实际掺混水平接近;苗期和花期的田间鉴定结果与实际掺混水平相差较大。准确度比较表明:种胚酯酶电泳指纹法和田间成熟期鉴定的准确度相同,分别是苗期和花期鉴定结果的5倍和8倍。
关键词: 杂交玉米,母本自交粒,酯酶电泳指纹,田间种植,种子纯度,检验技术


用硅光电负阻器件产生光学双稳态
《电子学报 》 1998 EI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作者近期研制出的硅光电表面负阻晶体管(PNEGIT),首次提出并通过实验成功地实现了一种新的光学双稳态即以PNEGIT作为光输入器件,用它驱动一发光管(LED)作为光输出器件,由于PNEGIT具有负阻输出特性,致使LED输出光功率(POUt)一输入光功率(Pin)特性上出现光学双稳环.这种器件具有光开关、光逻辑、光存贮等多种功能,将为硅光电器件在光信息处理、光计算、光通讯等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大棚黄瓜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春密刺黄瓜为试材,对大棚黄瓜的光合作用规律进行了探讨。大棚黄瓜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中午叶温升高、大气湿度下降造成气孔导度下降是形成光合“午休”的外部原因。温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明显影响黄瓜的光合作用,其中光合适温为28~35℃,光饱和点为1800μmol·m-2·S-1,补偿点为45.776μmol·m-2·S-1,老叶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比健壮叶片低。适当提高白天大棚温度、尽量增加大棚内的光照有利于增强黄瓜的净光合速率,获得高产。


预混料中维生素D_3、K_3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中国饲料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是一种无需破坏样本的瞬间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饲料、食品、医药等成分测定或质量检测。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是动物体内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也是添加剂中常规添加的主要成分。常规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十分繁琐且成本很高,因此对添加剂预混料的质量监测而言,NIBS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方法。为了探讨NIRS在维生素检测上的效果,我们对维生素D_3、K_3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


天津土壤硫的状况和硫肥的效应
《土壤肥料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天津7个土类94个土壤样本的全硫和有效硫,结果表明,缺硫土样占总样点的27%,约12.53万hm2。综合田间和盆栽试验:硫在一些土壤上已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子,增产幅度冬小麦9.5%~17.8%,玉米8.8%,春小麦5.9%~18.6%。硫肥能促进冬小麦有效分蘖,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大白菜生长速率增加,减少非蛋白质氮化合物含量,包心实,提高食用价值。
关键词: 硫素,土壤,肥效


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TJ株)的研制与应用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天津地区某些发病鸡场分离的20余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筛选4株(TJ株)作为制苗用菌种,制成油乳剂灭活苗,进行物理性状检验与安全性、免疫性试验。用实验室制备的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TJ株)对大港、静海等发病鸡场进行免疫接种,完全控制了禽霍乱的流行。


垃圾肥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农业环境保护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垃圾肥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垃圾肥年施用量超过150t/hm2时,土壤中上述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无明显的规律性,基本趋势是随着垃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连续多年施用垃圾肥后,白菜和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含量与对照相差不大。
关键词: 垃圾肥,土壤,农产品,重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