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草莓中鞣花酸

分析测试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测定草莓中鞣花酸含量(包括游离鞣花酸和总鞣花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分析方法。草莓中游离鞣花酸在酸性条件下用甲醇提取,经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可直接测定;总鞣花酸经酸性水解呈游离态再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进行测定。净化液经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5%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电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500 ng/m L浓度范围内鞣花酸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1,游离鞣花酸的定量下限为0.5 mg/kg,总鞣花酸的定量下限为5.0 m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的回收实验中,游离鞣花酸的加标回收率为86.7%~113.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草莓中鞣花酸的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 游离鞣花酸 总鞣花酸 草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类芒属草本能源植物品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对能源草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建立全面的能源植物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数据库,将有助于优良品种的筛选、能源植物能用性能的评价及生物质能源产业在线控制。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了荻、南荻、奇岗、芒四种芒属能源植物品质指标(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样本粒度对模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四种芒属能源植物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1.35%(R~2=0.88),0.39%(R~2=0.91)和0.35%(R~2=0.80),叶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0.72%(R~2=0.88),0.85%(R~2=0.85)和0.44(R~2=0.87),所建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近红外校准模型在预测未知样品含量时效果较好,但灰分含量预测效果不理想;(2)2和0.5mm粒度样品所建近红外模型均满足样品检测精度要求,但考虑到时间和人工成本,建议在工厂对能源植物原料品质进行分析时,采用2mm样品建模。

关键词: 纤维素 近红外 能源植物 粒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中分辨卫星影像的农用航空喷药效果评估(英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遥感技术能被用于大尺度作物化学喷药效果检测,这为精准农业航空施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利用M-18B农用飞机在4米的飞行高度喷施化学农药混合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去控制水稻爆发性疾病--叶片纹枯病和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施药一周后,喷药区的卫星影像被获取并计算植被指数,同时采集了地面化学农药的药液沉积量。分析了药液雾滴沉积量和植被指数的关系,结果显示,单相光谱特征(NDVI)和液滴沉积点密度(DDPD点·cm~(-2))的相关系数是0.315,p-value为0.035;时间变化特征(MSAVI)和液滴沉积体积密度(DDVDμL·cm~(-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12,p-value为0.038。另外,水稻生长活力最旺盛的范围都出现在喷洒区域内,植株活力随着药液漂移距离的增加逐步减少。同时,相同的变化趋势也出现在雾滴沉积量与光谱特征的空间变化插值图中。由此得知,从卫星图像中计算的植被指数NDVI和MSAVI,可以用来评估大尺度农田的农用航空药液喷洒效果。

关键词: 卫星影像 植被指数 航空喷药 雾滴沉积 漂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新品种——‘瑞都早红’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都早红’是从‘京秀’和‘香妃’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质早中熟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432.79 g,果粒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6.9 g。果皮紫红或红紫色,果肉质地较脆,酸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在北京地区,8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抗逆性较强,产量较高,是优良的早熟红色、大粒葡萄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商品价值。

关键词: 葡萄 新品种 ‘瑞都早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汉平原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特点

环境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在湖北江汉平原韭菜集中产区危害严重。在湖北荆州地区于2013-2014年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该害虫一年发生春(3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9月中旬至翌年1月)2个危害高峰,但秋季危害高峰的危害期长且发生严重;夏季适温多雨导致韭蛆危害;幼虫最喜栖息和危害韭菜第一球茎,但秋季对白色茎的危害性增加;成虫可以在田间扩散,扩散时飞行高度主要在50 cm以上。因此,韭蛆在江汉平原地区韭菜的危害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初。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江汉平原 韭菜 种群动态 栖境 扩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菌种对打瓜酒风味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采用GC-MS、电子鼻技术和感官评价结合的方法评价发酵菌种对打瓜酒风味的影响。研究分别使用红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果酒专用酿酒酵母、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和酒曲酵母为发酵菌种,对打瓜汁进行发酵、陈酿,比较4种打瓜酒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和风味特征。结果显示4种打瓜酒中分别检测出21、23、28和18种挥发性成分,红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发酵打瓜酒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酸异戊酯(17.2%),果酒专用酿酒酵母和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发酵打瓜酒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癸酸乙酯(22.7%和18.8%),酒曲酵母发酵打瓜酒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辛酸乙酯(18.3%);电子鼻检测发现酒曲酵母发酵打瓜酒与其它3种打瓜酒风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油脂香和草香气较明显。结合GC-MS、电子鼻和感官评价结果,发现采用葡萄酒活性干酵母生产的打瓜酒总体风味最佳,香气浓郁、酒香和果香协调。

关键词: 打瓜 酿酒酵母 GC-MS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处理对小白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亚硒酸钠对采后小白菜贮藏品质的影响,将小白菜浸泡于浓度为2 mg/kg的亚硒酸钠溶液中15 min,然后采用气调包装形式在室温(25±3)℃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贮藏期间小白菜的感官品质、失重率、抗坏血酸含量、呼吸强度、类黄酮等来体现硒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 mg/kg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处理结合气调包装贮藏能够显著保持小白菜的感官品质,降低其损耗率、失重率及呼吸强度,同时保持较高的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及类黄酮含量。

关键词: 硒处理 气调 保鲜 小白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果穗养分运输组织的表型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果穗养分运输组织是连接茎秆维管束并将养分运输至籽粒的"流"系统。随着人类日益增高的粮食需求,果穗作为玉米高产、高品质的物质载体,在玉米育种工作中果穗养分运输组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性状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通过整理国内外玉米果穗养分运输组织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玉米果穗养分运输组织的表型性状及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了在基因组学、表型组学发展的背景下,玉米果穗养分运输组织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玉米果穗 养分运输 表型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强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水产养殖循环水初步研究

淡水渔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自制的硝化细菌菌剂促进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的挂膜启动,分析不同载体氨氮负荷、碳氮比条件下反应器运行状况,并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循环水养殖草金鱼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自制硝化菌剂能够完成整个移动床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在接种15 d后使循环出水氨氮稳定在1 mg/L以下。单位体积载体氨氮负荷实验表明,MBBR能够在100 mg TAN/(L填料·d)条件下,使出水满足一般水产养殖水质要求(氨氮<0.5 mg/L,亚硝氮<0.1 mg/L)。进水碳氮比在1以内时MBBR能够稳定高效运行。在实验室模拟循环水养殖过程中,经菌剂强化的MBBR能维持循环出水氨氮低于0.5 mg/L,亚硝氮低于0.05 mg/L。

关键词: 生物填料 循环水养殖 硝化细菌 生物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芜菁营养成分及硫苷含量分析

营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芜菁(Brassica rapa L.),又名蔓菁,盘菜,新疆称恰玛古,十字花科芸苔属芜菁种两年生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芜菁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很久远,古时称为葑,西汉时代已是一个主要蔬菜品种~([1])。其食用部分为地下根部,形似萝卜。果型有圆形、长圆锥形,果肉有黄色、白色,皮色有白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等。口味微甜,有淡淡的辛辣味道。芜菁营养丰富,含硫代葡萄糖苷类化合物、挥发油、黄酮、多糖等多种功能成分,

关键词: 芜菁 营养成分 硫代葡萄糖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