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棉铃虫微孢子虫病的田间发生调查及其致病力测定

华北农学报 2008 CSCD

摘要:1998-2003年对棉铃虫的微孢子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2000年田间棉铃虫为中重发生,微孢子虫病呈现发生流行的趋势,第4代幼虫感染率达到49.0%,2001年之后,微孢子虫的感染率逐渐减少。该微孢子虫只感染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菜青虫,不感染粘虫、玉米螟和家蚕。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107孢子/mL的浓度接种2龄棉铃虫幼虫,16 d死亡率达到100%,接种3龄棉铃虫,16 d死亡率为87.8%,可以达到控制当代种群和压低下代种群的目的;105~106孢子/mL的浓度接种2龄棉铃虫幼虫,当代羽化率为32.2%,13.3%,下一代幼虫死亡率为88.9%,100%,可以控制下一代种群。

关键词: 棉铃虫 微孢子虫 田间发生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皮”ד垂枝”板栗RAPD遗传连锁图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使用20组共400条RAPD随机引物,在"薄皮"和"垂枝"两个板栗亲本无性系及其5个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共有187条引物获得了清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条带,占供试引物的46.75%。应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在两亲本及其60个杂交后代中进行扩增,获得的多态性条带在后代中的分离比用卡方测验(α=0.05)分析,结果共有143个标记符合1:1测交分离比,其中来源于母本"薄皮"板栗的有88个,来源于父本"垂枝"的有55个。采用作图软件Mapmaker和回交群体模型分别对符合测交分离比的标记进行亲本特异的标记分群和连锁分析,设定LOD值为3和最大重组值θ为0.50作为可信统计度与最大连锁标记数量之间的最佳组合,其中母本的标记定位了10个连锁组,父本的标记定位了7个连锁组。母本"薄皮"板栗遗传连锁图共包含88个标记,覆盖了板栗基因组总长约823.1cM(Kosambi,以下同),占基因组的66.7%;父本"垂枝"板栗遗传连锁图共包含55个标记,覆盖了板栗基因组总长约720.8cM,占基因组的41.7%。母本"薄皮"板栗遗传连锁图上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1.6~26.5cM,平均9.4cM,连锁组的大小从15.5cM到166.3cM,平均为82.3cM;父本"垂枝"板栗遗传连锁图上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2.1~39.9cM,平均13.1cM,连锁组的大小从53.5cM到139.6cM,平均为103.0cM。

关键词: 板栗 RAPD 遗传连锁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时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与聚类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从玉米抗旱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在玉米4个比较重要的生育时期,即:萌发期(播种-出苗)、苗期(出苗-拔节)、开花期(抽雄-吐丝)、灌浆期(授粉-收获)采用分阶段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利用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超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形态学、发育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抗旱性鉴定指标与玉米抗旱能力的关系,通过一些简便易测指标的分析筛选,建立一套可靠、迅速的指标体系。通过玉米抗旱性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明确了各指标与玉米抗旱性关系及抗旱性鉴定的指标体系,为综合评价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 抗旱鉴定指标 灰色关联度 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黄冠梨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黄冠梨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反应pH值、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和抑制剂条件下的PPO活性。[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50℃以上PPO活力明显受抑制;最适pH值为6.0;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31 7 mol/L;以绿原酸作为底物时,Km=0.018 9 mol/L;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0.2~1.0 mmol/L),所用抑制剂的抑制能力从强至弱排列为L-Cys>Vc>Na2S2O3>NaHSO3>EDTA-Na2。较高浓度的CaCl2、NaCl也可对黄冠梨果皮PPO产生抑制作用。Cu2+能提高黄冠梨果皮PPO活性。[结论]绿原酸在黄冠梨果皮酶促褐变中的作用值得重视;采取调节pH值、热烫、添加安全抑制剂可以明显控制该PPO活性。

关键词: 黄冠梨 果皮 多酚氧化酶 酶促褐变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干法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全身是宝,为了使大豆能得到100%利用,最大程度的保留膳食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等各种微量元素,研究用干法生产豆制品。利用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大豆干法生产线,通过对大豆清选、榨油、磨粉、调粉、成型等一系列加工过程,确定影响成品率的因素。对大豆的干法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提高产品成品率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了大豆干法加工技术的最佳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原豆含水率为14%~16%、豆饼含油率为7%、混料时料水比为10∶6时,产品的成品率最高。利用干法生产豆制品,除了豆皮之外其他部位都得到利用,不但提高了大豆的利用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用水。

关键词: 大豆 干法 加工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壤质潮土长期施钾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8 CSCD

摘要: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4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0 m2。结果表明:作物的籽粒年吸钾量与肥料中钾的施入量以及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作物籽粒钾吸收量随K2O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多,与施入的速效钾形态无关。作物籽粒钾含量与钾肥的施入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方壤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制土壤中,小麦籽粒年均含钾量在4.99~5.13 g/kg,玉米籽粒的年均含钾量在3.75~3.93 g/kg。在壤质潮土小麦轮作制条件下,当施入一定量外源钾肥时,单位面积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分K2O养分吸收量差异不大。小麦季K2O吸收量为140.37 kg/hm2,玉米季为138.23 kg/hm2,据此可有效指导该类型区的钾肥投入。

关键词: 壤质潮土 小麦-玉米轮作 长期施钾 钾吸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程

草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规范河北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生产,针对河北省各个农业生态区域紫花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河北省各个农业生态区域中紫花苜蓿生产的环境条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存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是针对河北省的气候条件,将紫花苜蓿播种时期划分为顶凌播种、春播、夏播和秋播4个播种时期,并对各个播种时期做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河北省坝上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其紫花苜蓿生产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时期和收获时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将大幅度提高紫花苜蓿种植区农民的收入,促进河北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吡虫啉等杀虫剂抗药性发展动态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2007年间,测定了氧化乐果、灭多威、吡虫啉和啶虫脒等杀虫剂对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毒力。与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地棉蚜对灭多威的抗药性始终处于中、高抗水平,抗性倍数最高达94.04倍;对氧化乐果的抗药性发展较快,但基本仍处于中、低抗水平,其抗性倍数为2.15~20.76;河北省各地棉蚜种群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药性差异波动较大,对啶虫脒的差异最大可达25.83倍。

关键词: 棉蚜 抗药性 化学防治 吡虫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斯氏线虫与其共生细菌之间的专化性

中国生物防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条件下,芜菁夜蛾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分别为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一种线虫的生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致病杆菌,测试对线虫的恢复发育、性比、后代产量及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致病杆菌的专化性低于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在3种致病杆菌上均可发育,但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发育率显著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仅在其各自共生细菌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发育。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在伯氏致病杆菌上发育后的雌雄比为1.77,而在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仅为0.77和0.74;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产量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伯氏致病杆菌和X.ehlersii上产生的侵染期幼虫长度显著大于X.budapesten-sis。对3种致病杆菌上培养产生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体内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除可携带其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外,还可携带X.budapestensis,但不能携带X.ehlersii。

关键词: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 长尾斯氏线虫 拟双角斯氏线虫 共生菌 专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晶体蛋白活化及对金龟幼虫毒力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SDS-PAGE研究了缓冲液pH值对HBF-1菌株晶体蛋白的降解活化作用及其对晶体蛋白杀虫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晶体蛋白在牛胰蛋白酶和金龟子幼虫中肠液作用下的降解程度,随着缓冲液pH值的增加而加深。幼虫中肠蛋白酶在缓冲液pH值达到8.0时,就能完全降解晶体蛋白;而胰蛋白酶在pH值达到11.0时,才能把晶体蛋白完全降解。产生的活力片段分子量近似,均在63.0kD左右。在pH11.0条件下,胰蛋白酶的降解速度大于幼虫中肠液。生测结果显示,晶体蛋白经中肠液水解后,其毒力明显增强,在7d和14d增效率分别达到1.25和1.00。同时,经强碱性缓冲液处理后,也起到了较强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金龟子幼虫 活化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