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猪链球菌ssn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及毒力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泌型核酸酶基因ssnA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被认为是一种猪链球菌2型(SS2)潜在的毒力因子。为了分析ssnA基因对于SS2毒力的影响,通过体外构建具有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电转化进入SS2,经同源重组构建了SS2流行毒力株GD01的ssn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并通过比较分析了野生菌株与缺失突变菌株的生长特性及溶血活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GD01株与ΔssnA突变株的生长速度及溶血活性没有明显差异;ssnA基因缺失后SS2对Hep-2细胞的黏附及入侵能力则明显下降。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ssn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对于CD1小鼠LD50是6.17×108cfu,而SS2野生菌株的LD50是4.42×107cfu,缺失突变株的LD50约是野生株的14倍,表明ssnA的缺失对SS2毒力产生明显影响,提示ssnA基因在其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需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ssnA基因 基因缺失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肋草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收集的24个粗肋草属植物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及鉴定。结果表明,红宝石、吉祥、如意、万年红、红侠、烟花、贵夫人、银后、雅丽皇后、红龙、中国红、柠檬皇后、红色佳人、晨光、金粉和焰火等17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60;红脉、白雪公主、白马王子、凯撒和艾琳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白肋和黑美人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34和2n=80。其中白肋和黑美人粗肋草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鉴定粗肋草属植物品种的染色体数目为其育种研究中亲本的选择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粗肋草属 天南星科 品种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 SH49正反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色、花斑类型、花朵质地、株型大小、花朵大小等为蝴蝶兰杂交育种的目标性状,对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和Phal.SH49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的观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育种目标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分离。结果表明:正反交F_1代的分离规律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据主要花部性状特点分为4个组群(G01~G04),杂交F_1代在9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表现均较中亲值明显降低,适合选育小株型或小花型后代个体;杂交F_1代在花底色、花斑类型、花朵材质等质量性状上变化丰富,不同花色的遗传能力与覆盖能力有所差别,存在较深花斑色覆盖遮挡住较浅花底色的花色表现,且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花斑变化,这些性状的分离特征和遗传倾向将给今后新个体或新单株的目标性状预测筛选提供更多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蝴蝶兰 正反交F1代 观赏性状 性状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冻方式对新鲜桑椹营养活性成分和硬度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普通冷冻(-20℃)、快速冷冻(-80℃)、急速冷冻(液氮浸渍,-196℃)3种冷冻方式及冷冻前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对新鲜桑椹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和硬度的影响程度,明确适合桑椹保鲜的冷冻方式。与普通冷冻方式相比,采用快速或急速冷冻方式能有效降低桑椹在解冻过程中的汁液流失率。经不同方式冷冻后桑椹在解冻过程中,含有的花青素、总酚和维生素C均会不同程度损失,其中花青素和维生素C的损失程度在不同冷冻方式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采用5 g/L氯化钙溶液进行预处理能显著减少冷冻桑椹中原果胶的损失,并且快速冷冻或急速冷冻处理组桑椹中的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冷冻处理组的桑椹。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快速冷冻和急速冷冻处理组桑椹的组织细胞结构与新鲜桑椹相近,说明冷冻前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桑椹细胞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冷冻方式相比,采用快速冷冻和急速冷冻对维持桑椹的硬度与减少汁液流失具有一定作用;冷冻前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能显著降低桑椹中的原果胶损失。生产中对新鲜桑椹的贮藏,适宜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结合快速冷冻或急速冷冻的方式。

关键词: 桑椹 冷冻速度 氯化钙 营养活性成分 硬度 细胞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大花黄牡丹花朵氨基酸组成和矿质元素比较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开发西藏大花黄牡丹资源,分析其花朵的氨基酸组成与矿质元素等营养价值。【方法】以西藏米林县彩米村、扎贡沟、邦仲村和雪卡沟4个居群的花朵为材料,利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氨基酸进行检测,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并测定了花中K、Ca、Mg、Mn、Zn、Fe、Cu、Se和B等9种营养元素和Cd、Pb 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4个居群均含有17种氨基酸(含7种必需氨基酸)和上述矿质元素,氨基酸总量为94.36~128.97g/kg,扎贡沟居群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居群,其K、Ca、Mg、Mn、Fe和B含量在4个居群中均处于较高含量水平。大花黄牡丹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2.47%~35.08%,接近WHO/FA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模式。药效氨基酸含量达到氨基酸总量的63.69%~65.62%,而鲜味氨基酸含量则达到氨基酸总量的27.77%~30.09%。4个居群花朵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67.21、67.15、66.85和66.61,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Cd和Pb两种重金属元素也符合相关标准。【结论】大花黄牡丹花朵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 氨基酸 矿质元素 重金属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碳对枳容器苗生长的促进效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枳幼苗为试材,采用容器育苗法,按体积比配制5种基质:A(CK1),V河沙∶V锯木屑=1∶2;B(CK2),V河沙∶V锯木屑:V草炭=1∶2∶1;C,V河沙:V锯木屑∶V生物碳=1∶2∶0.1;D,V河沙∶V锯木屑∶V生物碳=1∶2∶0.3;E,V河沙∶V锯木屑∶V生物碳=1∶2∶0.5,研究基质中添加生物碳对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呈碱性,pH值高达8.96,可用于提高基质的pH值,生物碳中含P、K较为充足,N较少;生物碳能有效提高基质的持水量、pH值、矿质元素含量,降低基质的容重,增加非毛管孔隙度,但对基质的电导率及阳离子交换量影响不明显;将枳砧幼苗移植到添加生物碳的基质中,研究发现添加一定浓度的生物碳对枳砧株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对照(CK1、CK2)比较,差异不显著,根系鲜质量与干质量均高于添加草炭的基质配方。

关键词: 生物碳 容器育苗 基质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及施用方式对水稻养分吸收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及其施用方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普通尿素、稳定尿素及缓释尿素的处理之间田面水中铵态氮浓度差别不大,施肥结束后田面水中铵态氮浓度均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分次施肥处理田面水中铵态氮浓度随追肥次数呈现出周期性的升高降低过程;一次性施用缓释尿素可以提高土壤中碱解氮及植株氮的含量,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也均有提升作用,对水稻具有稳产作用。一次性施用缓释尿素可以促进整个生育期内水稻对养分的需求,可以促进灌浆期碳水化合物的累积,因此能达到与分次施肥相同的稳产效果。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一次性施肥 缓释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红树林底泥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41-26的抗菌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分离自我国南海红树林底泥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41-26菌株的发酵物抗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41-26菌株的发酵菌丝体采用95%乙醇提取,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获得抗菌活性部位,通过ODS开放柱层析分离和反相高效液相制备纯化。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放线菌素D(1)、放线菌素X_2(2)、放线菌素X_β(3)和放线菌素X_a(4)。结论化合物1~4在0.1mg/mL时,对大肠埃希菌(ATCC873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P)、伤寒沙门菌(ATCC6539)、乙型副伤寒沙门菌(50094)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TCC32204)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2在0.01mg/mL时,对除大肠埃希菌外的其他4种细菌抑制效果仍很明显。

关键词: 红树林 放线菌 放线菌素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湿法超微粉碎程度对新鲜桑果浆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新鲜桑果粉碎加工成果汁,可以使桑果中大量的非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等成分得到充分利用。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方法对新鲜桑果进行粉碎加工,研究比较不同粉碎程度对新鲜桑果浆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程度,确定桑果的最佳粉碎粒径。结果显示:粉碎程度<100目的桑果浆微粒粒径主要分布在100~300μm之间,粉碎程度>100目的桑果浆微粒粒径主要分布在0~50μm之间;随着桑果粉碎程度增加,桑果浆的p H值、密度及固形物含量、紫外吸光度值呈增大趋势,浊度呈减小趋势,色度L*值、a*值和b*值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粉碎程度从20~40目增加到200目时,桑果浆中的游离氨基酸种类从19种增加到21种,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由217.017 ng/μL增加到256.970 ng/μL,游离多酚、总黄酮、总花色苷质量比分别由1.93 mg/g、0.09 mg/g和0.49 mg/g增加到4.95 mg/g、0.31 mg/g和2.10 mg/g;粉碎程度<100目的桑果浆中充满纤维,>100目的桑果浆中纤维逐渐变成又短又细的微粒,均匀分布于溶液中。综合而言,粉碎程度>100目的桑果浆的理化特性和活性成分含量受影响程度大于粉碎程度≤100目的桑果浆,实际生产过程中新鲜桑果的粉碎程度以100~200目为佳。

关键词: 鲜桑果 湿法超微粉碎 粒径 理化特性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本生烟瞬时表达系统快速检测RNAi载体沉默效果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干扰(RNAi)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为快速检测RNAi载体的沉默效果,通过构建木薯eIF4E3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pAI-Ca4E3以及靶标木薯eIF4E3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1300-Ca4E3,利用农杆菌注射法将表达载体在本生烟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单独注射过量表达载体pAI-Ca4E3或与表达载体pCAMBIA1300共同注射的样品,农杆菌注射后第4天、第5天和第6天都能检测到木薯eIF4E3基因的高效表达,并且二者木薯eIF4E3基因表达量基本相同,说明木薯eIF4E3基因能在本生烟中高效瞬时表达,但是过量表达载体pAI-Ca4E3与干扰载体p1300-Ca4E3共同注射的样品,农杆菌注射后第4天、第5天还是第6天后都几乎检测不到木薯eIF4E3基因的表达,说明过量表达载体表达的木薯eIF4E3基因已被干扰载体有效沉默。研究结果表明,已建立同时表达靶标基因和干扰靶标基因的干扰载体的本生烟瞬时表达系统,并结合半定量RT-PCR进行RNAi载体沉默效果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在农杆菌注射4 d后就能有效的检测RNAi载体的沉默效果,具有快捷、操作简便等特点,为RNAi技术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简单、快捷、有效的证据。

关键词: 本生烟 瞬时表达 干扰载体 半定量RT-PCR 沉默效果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