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喹乙醇对鲤的消化酶活性及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组1龄鲤CyprinuscarpioL 分别饲喂添加不同剂量的喹乙醇饲料(0、100、200、400、800、1600、3200mg/kg)。于试验的第3、6、9、12周末,从每组随机抽取4~5尾鱼采取血样,测定肝胰脏及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以及血液白细胞吞噬指数、吞噬率、头肾/体重等指标,评价喹乙醇对鲤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喹乙醇的添加剂量为100~800mg/kg时,鲤蛋白酶活性被诱导;剂量为1600~3200mg/kg时,鲤蛋白酶活性则被抑制。淀粉酶活性在不同喹乙醇剂量下被明显诱导。试验前期,中低剂量的喹乙醇可诱导脂肪酶活性,而较高剂量却抑制其活性;试验后期,喹乙醇对鲤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喹乙醇对鲤血液白细胞吞噬指数、吞噬率及头肾体重比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喹乙醇对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免疫器官的发育则没有影响。


FAO网站水产信息资源利用与检索途径
《现代渔业信息 》 2004
摘要: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是世界上著名的专业网站之一,内容丰富,门类齐全,是专业人员和公众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本文主要介绍其下属的渔业信息中心各分支网站的概况,包括信息分布情况和常用检索方法,以期方便使用者。


Cu~(2+)对栉孔扇贝体内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不同浓度Cu2+胁迫下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及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酶活性的变化,并同时用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其对栉孔扇贝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在0.02 mg/L、0.05 mg/L、0.1 mg/L 3种质量浓度条件下,栉孔扇贝体内ACP和AK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随着Cu2+浓度增加,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当Cu2+质量浓度达到0.2 mg/L时这2种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Cu2+质量浓度增加而升高;活性氧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这些数据说明Cu2+对栉孔扇贝的免疫活性有明显影响。


红海湾礁滩的主要栖息生物
《齐鲁渔业 》 2004
摘要:红海湾海域岛礁众多,有礁栖生物220种,它们大多数属于热带-亚热带暖水性的适高盐种类,其中 经济价值高的海珍品种类很多。该湾是广东沿海重要的海洋生物自然生态栖息保护区之一,礁滩增殖具有广阔的 前景。


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飘浮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 3种弧菌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 ,将臭氧浓度为 0 2 7mg/L的臭氧化海水加入到不同介质中杀菌效果差异显著 ,在纯海水中 4~ 6min即可达到 10 0 %的杀灭率 ;在可溶性淀粉 (SS)浓度为 4 0mg/L的海水中需要 10min才能达到 10 0 %的杀灭率 ;在牛血清蛋白 (BSA)浓度为 4 0mg/L的海水中 ,12min后杀灭率仅为 90 6 9%~ 94 0 7%。在海水中加入淀粉和牛血清蛋白 ,臭氧的杀菌效果下降 ,二者比较牛血清蛋白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明显大于淀粉。


不同饲粮对虹鳟鱼卵中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池塘人工培育下不同饲粮对虹鳟亲鱼所产2种颜色鱼卵中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及对受精率、发眼率、破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橘红色鱼卵Ca、Mg、Zn含量略高于淡黄色鱼卵(20.8—67.0—ng/kg),其他6种矿物质均为淡黄卵略高于橘红卵(0.063~46.0 mg/kg);2种颜色鱼卵的维生素含量有差别:淡黄色鱼卵的4种维生素的含量均大于橘红色鱼卵的含量,淡黄色鱼卵中维生素D含量显著大于橘红色鱼卵(P<0.01);2种颜色鱼卵的受精率、发眼率、破膜率差异不显著(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