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648条记录
10%哒螨灵烟剂防治朱砂叶螨试验

植物保护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用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在育种上具有易恢复、恢复源广的优点,但这需要解决核不育性难以有效保持的遗传学问题.基于小麦细胞遗传学理论和大量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实践,建立某种特殊细胞遗传学保持机制,可以实现小麦核不育性的有效保持.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成功建立,实现了小麦核不育性的有效保持, 既实现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白粒种子(正常小麦粒色,相对蓝粒而言,基因型为2n=42W(msms)=42)与雄性不育保持系蓝粒种子(可自交繁殖、“一系两用”,基因型为2n=42W(msms)+4E’=43)粒色的细胞遗传学标记,使小麦核不育杂种优势的育种和生产利用成为可能.简述了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创建的遗传育种学原理、“兰州核不育小麦”突变体的发现与鉴定,及蓝粒小麦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育种应用研究进展和尚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 小麦 核雄性不育 4E-ms体系 蓝粒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群体中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玉米的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蒸腾系数、水分利用率、相对湿度、叶室温度、叶片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生态生理指标在一日内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Pn、PAR、Ct、Lt和Tr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曲线,其变化趋势一致。CO2浓度和RH%的日变化不明显,Sr的日变化也“为单峰型”曲线,但与Pn的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光合速率(Pn)与PA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r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n与Sr呈显著负相关,PAR与Ct、Lt、Tr呈显著相关。在水肥满足的条件下,影响群体Pn的主要生态因子是PAR,要提高复合群体中玉米的经济产量主要靠调整群体结构来完成,即选择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不仅能保证光合面积,而且还可改善群体内部的光照条件,从而提高群体的光合能力和经济产量。

关键词: 玉米 复合群体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与条锈病复合胁迫对小麦的生理影响

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旱性和抗病性不同的小麦为材料,以正常生长为对照,观察了病原菌和水分复合胁迫对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活性氧代谢以及对抗氰呼吸的发生、运行的影响。讨论了在干旱与病原菌侵染复合胁迫下,抗氰呼吸在植物抗逆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复合胁迫下,抗病小麦显然具备更强的水分调控能力,而感病品种不能有效控制病叶水分散失。水分胁迫能引起抗氰呼吸的下降,但不能抵消因病原菌侵染引起的抗氰呼吸的增强,条锈菌侵染对小麦抗氰呼吸的影响远远大于水分胁迫。病原菌侵染和水分复合胁迫下,活性氧产生的速率表现出累加效应,而抗氰呼吸表现出和基质抗氧化酶的活性互补。植物交替氧化酶在干旱与病原菌侵染复合胁迫中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并可能调节着逆境下物质与能量需求间的矛盾。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水分胁迫 复合胁迫 活性氧 抗氰呼吸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生物节水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节水是未来节水农业的研究重点,节水指标的筛选和耐旱节水高产优质品种的培育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从水分利用效率、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工程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生物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一些指标的利弊,同时提出了未来在节水农业方面需要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生物节水 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提取物对菠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及机理

海洋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海藻提取物对菠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0 kg/hm2的氮肥施用量下,用不同浓度的海藻提取物喷施菠菜叶片,均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且浓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海藻提取物对菠菜硝酸盐含量不存在稀释作用,并且对土壤硝化细菌数量无明显影响;浓度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海藻提取物降低菠菜硝酸盐含量的机理是通过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来实现的。

关键词: 海藻提取物 菠菜 硝酸盐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茎段再生的植物激素配比优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植物激素(6-BA、NAA、GA3、2,4-D)的4个水平对3个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陇薯6号、LK99)茎段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不同基因型的愈伤诱导和芽分化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陇薯3号为MS+6-BA 2.5 mg/L+NAA 0.5 mg/L+GA35 mg/L+2,4-D 1 mg/L,陇薯6号为MS+6-BA 2.5 mg/L+NAA 0.5 mg/L+GA32.5 mg/L+2,4-D 0.5 mg/L,LK99为MS+6-BA 2.5mg/L+NAA 1 mg/L;诱导芽分化的最佳激素配比,陇薯3号、陇薯6号为MS+6-BA 3.5 mg/L+NAA 1 mg/L+GA310 mg/L,LK99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GA310 mg/L.

关键词: 马铃薯 愈伤诱导 芽分化 植物激素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育前期遮光对水稻后期功能叶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生育前期(插秧至幼穗分化期)遮光对水稻后期功能叶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遮光处理后,水稻剑叶面积明显增大,功能叶的碳、氮代谢水平提高;2个品种的籽粒直链淀粉积累过程受到的影响不同,而蛋白质积累受到的影响均一致(即百分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糙米率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精米率和垩白率极显著下降;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粒长、粒宽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变化,但蛋白质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2个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遮光 功能叶 碳代谢 氮代谢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蚕豆,玉米/蚕豆和小麦/玉米间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小麦/蚕豆、玉米/蚕豆和小麦/玉米间作对作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能够提高作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其中,小麦/蚕豆间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为突出,作物花期时小麦/蚕豆间作显著提高和改变两种作物根际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玉米/蚕豆间作主要表现出对苗期玉米根际细菌多样性的显著提高和群落结构组成的改变。小麦/玉米间作对作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较弱。同时,3种间作体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产量优势。结果证明了间作体系中地上部植物多样性与地下部微生物多样性存在紧密联系。

关键词: 间作 细菌群落结构 根际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春小麦株型指标与产量形成关系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北旱地春小麦代表性品种高原602、定西35、会宁15、陇春12、陇春20等为材料,研究旱地春小麦株型指标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旱地春小麦株型应为:株高82~95 cm,穗下节间较长,配置合理,穗下节间占秆长的40%以上;旗叶、倒2叶、倒3叶叶角和弯曲度小,旗叶长宽比例为12∶1,开花期叶面积指数3.5以上。

关键词: 旱地春小麦 产量结构 节间配置 叶势 叶面积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