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剂试验
《青海农技推广 》 2008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全世界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方都有发尘。我国因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左右。共和县马铃薯种植区多雨年份也普遍发生此病害,产量损失达20%-50%,窖藏损失一般5%-10%,重者在30%以上。马铃薯


69g/L精恶唑禾草EW防除麦田野燕麦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更好的防治春麦田野燕麦杂草。[方法]在青海省对69 g/L精恶唑禾草EW防除春小麦野燕麦的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69 g/L精恶唑禾草灵EW不同制剂量于野燕麦2~3叶期(春小麦3~4叶期)兑水300 L/hm2茎叶喷雾,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达88.41%~98.57%,除草效果和对照药骠马相当。药后20 d,各处理区小麦生长正常。[结论]69 g/L精恶唑禾草EW安全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可进一步示范推广使用。


青海高原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大田移栽保存技术
《中国种业 》 2008
摘要:马铃薯种质资源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材料,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用试管苗进行保存,但试管苗保存的遗传稳定性尚不清楚,且在试管苗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植株的玻璃化、白化等异常生长现象,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和交流。所以,用试管苗保存种质资源的同时,也要利用田间圃进行种植保存,以便于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资源。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及其亲本的SSR遗传多样性
《西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研究了60个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及其3个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39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45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97.3%,平均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72个,片段大小介于50~550 bp间。②聚类分析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共两大类群,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单独聚在A类,两个甘蓝型亲本(E144、039)和60个后代杂交种共同聚在B类,而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品系又被划分到不同的亚类,没有完全聚到一起,说明利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创造出来的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与它们的甘蓝型亲本有一定的遗传差异。
藏区青稞生产存在问题初探
《中国种业 》 2008
摘要: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裸大麦,是我国的原产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作物之一。青稞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食品加工原料。在西藏藏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


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英文)
《中国草地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以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为资料,对矮嵩草草甸2002年的地面热源强度和地面热量平衡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观测期内,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的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地面热源强度的平均值为88.5 W.m-2;地上、地下生物量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地上生物量与热源强度有正相关关系,而地下生物量与热源强度则出现较复杂的关系,在生长季前期和后期表现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生长季中期则呈现为负相关关系。


尕海湖卤虫资源开发的制度选择与分析
《中国水产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卤虫(Artemia salina)是名优水产养殖品种的开口活饵料,因其自然孵化率高、品质优等特点深受沿海地区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市场需求量极大,供不应求,价格一直攀升。青海省是全国少数几个有天然卤虫分布的省份之一,尕海湖是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生产卤虫的最大咸水湖泊,卤虫


小麦青春3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 2007
摘要:小麦青春38(原代号202)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有性杂交结合温室加代快繁技术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Consens(加拿大红麦)//冬麦03702/W97208。2005年12月10日通过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春38。1选育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