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用选定的8个春小麦亲本进行4×4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所得的F1代的产量等9个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表型值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在16个杂交组合间存在由基因型引起的真实遗传差异,其中,产量、株高、主穗长度、蛋白质含量在杂交组合间的表现差异是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是由非加性基因决定的。父本组对主穗小穗数的影响较大,母本组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都是正面影响,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小,且有负面影响。母本格莱尼、毛娃娃与父本陕西超大穗、青春533的一般配合力综合效应值高,杂交组合互助红×阿勃、毛娃娃×陕西超大穗特殊配合力综合效应值高于其他组合。
关键词:
春小麦
产量:穗部性状
配合力
相关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蚕豆是高蛋白含酚类物质较多的作物之一,为了提取适于蚕豆AFLP分析的高质量的DNA,采用改良CTAB法,以β-巯基乙醇和PVP浓度为因素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用改良的CTAT法提取蚕豆DNA的质量较好,纯度高λ=260nm/280nm的平均OD值为1.915,变幅在1.81~2.08之间,绝大多数集中在1.9左右,其中,在CTAB提取液中加入1%的β-巯基乙醇和0.5%的PVP或直接加入1%PVP后,提取的DNA纯度较高,λ=260nm/280nmOD平均值分别为1.868和1.865,提取的DNA适于AFLP分析。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AFLP
DNA提取
《北方园艺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野生花卉,丰富花卉品种资源,对野生花卉星毛补血草进行了引种栽培利用研究。认为星毛补血草是优良的地被植物和干、鲜花兼用的切花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野生花卉
星毛补血草
引种栽培
地被植物
《陕西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研究了匍匐茎克隆草本植物蕨麻原变种(Potentilla anserina L.var.anserina)块根经过低温处理后生长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蕨麻块根在-30℃低温处理后,其萌发能力不受丝毫影响,反而有助于蕨麻地上部分的生长;而未经冷冻处理的蕨麻块根,生长状态则明显小于前者,充分说明蕨麻块根必须经过冷冻处理,完成春化阶段后,生长才能更加旺盛,从而为蕨麻的人工栽培及生态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蕨麻原变种
生长状态
影响
《青海农林科技
》
2007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ntt)在同仁地区栽培实验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同仁地区适于栽培在土壤容重较小,降雨量较大的魏界沟。
关键词:
四翅滨藜
同仁
适应性
研究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对4个品种的抗晚疫病马铃薯进行了花药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同一品种花药的总诱导数和胚状体诱导数有显著影响;在相同培养基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总诱导数差异显著,胚状体诱导数差异不显著;总诱导率最高的诱导培养基是D:MS+2,4-D2 mg/L+BAP2 mg/L+活性炭2 g/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200 g/L;适合S17、T3、KW47诱导胚状体的培养基是B:MS+NAA2 mg/L+BAP2 mg/L+活性炭2 g/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200 g/L。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花药
组织培养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荒漠地节水灌溉试验,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3种沙生先锋植物进行了土壤含水量,植株相对含水量以及生物量的测定,进一步掌握了沙生植物极其抗旱的特性,总结了水分对沙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沙生先锋植物
水分
抗旱
生长
《北方园艺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浸种12、24、36、48h的SYM-4种子分别在5、0、-5℃冰箱内放置5、10、15d,进而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SYM-4初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24h并在5℃冰箱内放置15d的低温处理对SYM-4初花期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此处理方法在制种实践中可以直接应用。
关键词:
油白菜
SYM-4
初花期
种子低温处理
《青海农林科技
》
2007
摘要:利用青海蚕豆品种和外来超大粒品种杂交,分析了蚕豆百粒重遗传变异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百粒重在F1代表现为中间型,有时表现为超亲优势,有时表现为没有优势,这与亲本之间籽粒大小以及母系遗传有关,在选择改良百粒重的杂交亲本时,充分考虑育种目标。同时,利用籽粒大小差异较大的亲本选配组合,F2代群体百粒重分离较大,对蚕豆品种的籽粒大小改良效果较好。
关键词:
蚕豆
百粒重
遗传变异
改良
《青海农林科技
》
2007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青海莜麦加工业的需要,为了克服青海莜麦籽粒小,加工品质差的缺点,1999年课题组从加拿大农业部引进了一部分莜麦高代品系,经过多年试验,并从中选育出适合加工的大粒型,优质青莜2号新品种,本文对青莜2号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莜麦
新品种
加工型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