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富万钾有机钾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马铃薯是青海省一大优势作物,是青海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根据马铃薯喜钾的特性,进行富万钾有机钾肥的叶面喷施试验,得出不同用量的叶面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提高和改善的结论。


农业科技扶贫技术项目选择及效率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青海省东部山区化隆县沙连堡乡40项农业科技扶贫技术措施进行了打分、汇总、排序、综合分析和评价,表明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恶劣,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户投入极有限的高寒山旱贫困民族地区,选择优良品种改良,养殖技术,推广适用技术,有明显的扶贫效果。在扶贫措施效率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该民族地区扶贫脱贫的对策。


四种杀虫剂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用4种杀虫剂对软儿梨上的梨木虱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软儿梨梨木虱采用2.0%齐螨素5 000倍液效果较好,5%高效大功臣1 000倍液次之,蚜虱大力杀2 000倍液和40%氧乐果乳油1 500倍液效果较差。


生姜芽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东莱芜片姜和黄苗生姜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芽尖芽、愈伤组织等诱导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山东莱芜片姜和黄苗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均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诱导莱芜片姜、黄苗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均为MS+2,4-D 0.2 mg/L+6-BA 1.0 mg/L。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的游离与培养
《西北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二倍体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材料来源和不同预处理及游离过程中渗透浓度对原生质体游离质量和后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二倍体马铃薯细胞酶解时的适宜渗透浓度不同,Dd-Ⅲ-5为0.35~0.40 mol/L,JK3为0.35 mol/L,而Dd-Ⅱ-10的适宜渗透浓度范围较广,在0.30~0.45mol/L内均可;不同预处理所游离的原生质体质量及后期发育存在差异,经预处理后的原生质体活性均高于85%,且分化能力强;同一基因型的叶肉和愈伤组织所游离的原生质体活性差异不大,在产量上叶肉细胞高于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时,分化培养基附加的3个激素组合中,NAA 1 mg/L+ZT 0.2 mg/L时愈伤组织全部褐化死亡,而NAA 1 mg/L+2,4-D 1 mg/L+GA30.2 mg/L和NAA 1 mg/L+BA 1 mg/L上的愈伤都分化,后者分化较早;基因型对原生质体后期发育影响较大,经培养后,仅Dd-Ⅲ-5得到完整植株。


油菜制种质量与田间检验
《中国种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油菜是青海省第一大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油菜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特殊的生产资料,其质量尤为重要。青海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