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其应用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原核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精子载体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等5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及应用。


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在土壤中毒蛋白含量的ELISA检测
《中国生物防治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中分离纯化的高特异性杀虫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其效价可达到16000。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不同土壤样品中Bt毒蛋白含量。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土壤中Bt毒蛋白的含量,因土壤理化特性及组成成分的不同,检测到的毒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河沙中的蛋白检测量最低,只有12.53%;另一种沙壤混合物中检测量达到76.16%。
关键词: HBF-1菌株 毒蛋白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土壤


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3种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效果不同:对细菌的影响最大,真菌次之,对放线菌的影响最小。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性关系。


华北平原小麦一玉米两熟作物区土壤培肥途径研究
《土壤通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培肥的作用,进行了不同的秸秆、有机肥和无机化学肥料之间平衡配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同时施用秸秆或有机肥后当年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较高肥力地块中"化肥平衡施肥+秸秆还田"的处理,土壤有机质比"不施肥、不还田"的对照增加最多,增加1.9gkg-1,增加率达8.9%;"平衡施肥+秸秆+快速腐解菌"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202.50gkg-1,比对照增加28.6%;在较低肥力地块中以"化肥平衡施肥+有机肥"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增量最多,分别增加1.5gkg-1、6.9mgkg-1和32.5mgkg-1,增加率分别达11.7%、39.8%和36.1%。


内蒙古草原羊尿斑块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内蒙古草原对天然羊尿尿斑土壤氮素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羊尿的施入,土壤NH4+-N浓度显著升高(p<0.01),并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施后7 d前(不包括第7天),与对照区相比,施尿区土壤NO3--N浓度显著降低(p<0.05),7 d后,施尿区土壤NO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羊尿施入35 d前(不包括第35天),土壤NH4+-N浓度显著高于NO3--N(p<0.05),而35 d后,NH4+-N浓度开始低于NO3--N,而且差异显著(p<0.05)。施尿后,土壤微生物量氮呈增加趋势,并于第35 d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下降,84 d后又出现升高现象;施尿区0~5 cm和5~1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但10~20 cm土壤差异不显著(p>0.05)。施尿后,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并于第7天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3个取样层次呈一致的变化趋势。施尿区和对照区土壤无机氮与可溶性有机氮、无机氮与微生物量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p<0.01),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微生物量氮相关不显著(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