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油菜新品种——青杂5号

农业科技通讯 2007

摘要:青杂5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引进双低春油菜品种马努从中选株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105A和保持系10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决青海农业水资源问题的思考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青海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往往是春天抗旱,夏秋防汛,冬天抗雪灾,四季与水争斗。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出路在于: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水利扶贫实施力度,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雨水集流解决分散性缺水等。

关键词: 水资源 青海 节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对秋季复种绿萝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绿萝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纯N 152.25kg/hm2、P2O5138 kg/hm2的基础上,绿萝卜施钾后增产效果显著。在施K2O45~180 kg/hm2范围内,其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提高1.69%~22.03%;其中以施K2O90 kg/hm2增产幅度最高,增产达15.35 t/hm2,其纯收益最高,为2 860.30元/hm2,产投比高达13.64∶1。乐都地区秋季复种绿萝卜最佳施K2O量为90~135 kg/hm2。

关键词: 绿萝卜 复种 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应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选用3种类型马铃薯品种青薯5号、渭薯8号、青薯2号,它们分别为早、中、晚熟和低、中、高淀粉品种,研究了底施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它们对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施肥>品种。其中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品种对马铃薯产量的效应为青薯2号>青薯5号>渭薯8号,对淀粉含量的效应为青薯2号>青薯5号>渭薯8号。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马铃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3号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草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青海科技 2007

摘要:近年来,我省城区绿化面积有了很大的增长,特别是地被草坪的面积日益增加,而我省种植的草坪种子绝大部分来自国外,在当地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研究,我们筛选出适合我省栽植的野生草坪种—发草。本文通过试验选择出发草适宜的播种量、施肥量及最佳播期。总结了种子繁殖技术和草坪建植技术。

关键词: 发草 种子繁殖 草坪建植 播种量 施肥量 青海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试验研究

现代农药 2007

摘要: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375mL/hm2于油菜2~5叶期、野燕麦2~5叶期喷雾处理,防除野燕麦效果达93%以上,对油菜安全,增产显著,油菜增产达20%以上。

关键词: 高效氟吡甲禾灵 防效 春油菜田 野燕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叶地锦在黄河上游河谷地带的扦插育苗试验

青海科技 2007

摘要:通过五叶地锦在黄河上游河谷地带进行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100μg.g-1浓度的生根粉浸泡2h成活率最高,扦插基质以森林土混合细沙为最佳,扦插繁殖可减少品种变异,缩短育苗周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五叶地锦 扦插 试验 黄河上游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盖菇母种培养基优选试验

食用菌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球盖菇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球盖菇菌丝在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1g,MgSO40.5g,蛋白胨1g,酵母膏2g,琼脂20g。加水1000mL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发菌快,日长速达3.86cm2/d。

关键词: 球盖菇 母种培养基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坎布拉林场油松小蠹科害虫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07

摘要:经过林区调查、信息素诱虫、室内鉴定,明确在坎布拉林场为害油松的小蠹科害虫有9种,其中横坑切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六齿小蠹、天山星坑小蠹、柏肤小蠹、钝翅细小蠹、云杉小蠹等为青海省首次报道。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油松是天山星坑小蠹、柏肤小蠹、钝翅细小蠹、云杉八齿小蠹、云杉小蠹、中重齿小蠹为害的新寄主。为林区小蠹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坎布拉林场 油松 小蠹科害虫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