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介绍青海省几种特种油料作物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寒冷干燥、夏短冬长昼夜温度比较大,有利于作物油脂的积累。近几年随着油料作物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农业和外贸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作物油脂和脂肪酸品种及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和增加,现有的几种油料作物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为特种油料作物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牧区两用暖棚蔬菜种植技术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牧区利用牲畜越冬暖棚进行夏季暖棚蔬菜种植的栽培技术,为牧区暖棚蔬菜种植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青藏高原牧区 暖棚蔬菜 种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性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比较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07

摘要:春油菜是北方春油菜区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菌核病的发生已成为限制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常年产量损失10%以上,严重的年份或田块产量损失达80%左右。选育抗菌核病优良品种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试验是利用人工病圃鉴定春性甘蓝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良好农业规范(GAP)与青海蚕豆种植控制要点分析

青海科技 2007

摘要:青海蚕豆是青海省农业的名优产品,在其生产基地执行良好农业规范(GAP),进一步提升青海蚕豆种植管理水平,是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提升青海蚕豆产业效益的现实要求。在执行GAP过程中,青海蚕豆种植业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尤其表现在水、肥、植保等控制要点上有较好的执行基础。

关键词: 良好农业规范(GAP) 青海蚕豆 控制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β-葡聚糖的研究进展

青海农林科技 2007

摘要:β-葡聚糖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糖,近年来被广泛关注,本文对大麦葡聚糖研究现状作了简单介绍,主要包括:分布及含量,结构性质,生理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及提取等方面。

关键词: 大麦 β-葡聚糖 生理功能 食品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栗钙土中甲磺隆残留动态

农药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青油14号油菜为生物测定指示植物,在青藏高原栗钙土中测得10%甲磺隆WP对油菜的药害敏感点在土壤含量为0.0586×10-3~0.1172×10-3mg/kg之间,甲磺隆土壤残留半衰期在24.57~27.70d之间,甲磺隆在土壤中存在积累作用。

关键词: 栗钙土 甲磺隆 残留 半衰期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柴达木地区唐古特白刺硬枝扦插快繁技术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07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药剂、浓度、浸泡时间以及不同条龄4因子对唐古特白刺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硬枝扦插的最佳方案为吲哚乙酸100mgkg-1~150mgkg-1处理12h、采用1~2a生木质化硬枝插穗。说明在柴达木地区,以露地起垄加地膜覆盖为扦插苗床,进行白刺硬枝扦插快繁是可行的。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硬枝扦插 随机区组设计 柴达木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芋生长发育动态及光合性能指标变化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芋1号菊芋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菊芋全生育周期的器官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动态以及光合性能指标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器官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在第18周达到峰值,之后开始迅速转向块茎生长,块茎膨大速率在第18周和第21周有2个高峰,块茎干物质积累则经过了块茎形成、块茎形成与膨大并行、块茎迅速膨大3个阶段,峰值出现在第21周;第18周干物质开始从地上部器官向块茎转移,此时总干物质量达到峰值,之前干物质主要暂时贮存在茎内.收获时,块茎干物质量达到15.76 t?hm-2,收获指数在0.65以上;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与叶绿素含量在植株快速生长期和地上部干物质开始向块茎转移前一段时期均有高峰出现.

关键词: 菊芋 生长发育 干物质 光合性能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大麦地方种质资源的评价

青海农林科技 2007

摘要:对青海省的388份大麦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连续3a的农艺性状鉴定和连续2a的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出优异地方种质资源10份。鉴定结果表明:1、大麦在其适宜种植区域是优势作物,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抗病性,可作为抗性育种的种质资源。2、具有很强的地域生态特点。

关键词: 大麦 种质资源 评价 青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思考

青海科技 2006

摘要:本文对青海省三江源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和生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原则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生态特征 保护与建设 三江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