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不同水肥条件对滴灌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甘肃扬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和施肥条件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溉定额和施肥量均有利于制种玉米增产,灌溉定额偏低,制种玉米产量下降;施肥过量,增产效果不再显著。在灌溉定额3 450 m3/hm~2、施N 270 kg/hm~2、P2O590 kg/hm~2、K2O 54 kg/hm~2的水肥条件下,制种玉米比其他处理增产1 395.5~3 600.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3~9.38 kg/(mm·hm~2),种植纯收益增加7 779.0~21 920.0元/hm~2,产投比增加0.09~1.41。水肥利用效果和种植效益相对优化。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水肥一体化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寡糖·链蛋白对马铃薯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3个不同抗病品种马铃薯植株上喷施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明确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诱导植物抗病机制,筛选出最优药剂稀释倍数,为马铃薯抗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马铃薯植株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可见,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可以提高马铃薯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其抗病性。

关键词: 马铃薯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叶片抗氧化酶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草叶部病害研究进展简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简述了甘草叶部病害尤其是褐斑病和叶斑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展望了甘草叶部病害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应加强病原致病机理及甘草抗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甘草 叶部病害 褐斑病 叶斑病 研究进展 简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浸提方法对苦水玫瑰浸提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苦水玫瑰新型饮料,对不同浸提方法及工艺进行研究以提高玫瑰花的浸提效果。根据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对常规、微波、超声波等提取方法中的物料粒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浸提液中玫瑰花色素含量为指标,确定出玫瑰花不同浸提方法的较优工艺。结果表明:玫瑰常规浸提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粉碎度60目,料液比1∶4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 min,浸提液中玫瑰色素的吸光值为0.8623。微波浸提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粉碎度60目,料液比1∶40,微波浸提时间3.5 min,浸提液中玫瑰色素的吸光值为0.8103。苦水玫瑰超声波浸提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粉碎度60目,料液比1∶4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min,浸提液中玫瑰色素的吸光值为0.9421。对比几种浸提方法的提取率、V_C、花色素与香茅醇、苯乙醇的含量,结果显示:超声波浸提法的提取率45.32%±0.850%、V_C含量(386.00±32.35)μg/m L、花色素520 nm下的吸光值0.9761±0.069最高,微波浸提香茅醇体积分数0.0124%±0.003%、苯乙醇体积分数0.0498%±0.002%最大。故超声波、微波浸提法较好地保留了苦水玫瑰的特有成分,可为开发苦水玫瑰饮料新产品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苦水玫瑰 浸提方法 浸提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化学打顶剂对陇棉3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以陇棉3号为材料,观察了新型化学打顶剂不同打顶时间和剂量对棉花农艺性状、新生节间长度、新生果枝长度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学打顶剂能够降低棉花株高,较人工打顶能够增加果枝数、降低上部果枝长,增加果节数,并能有效抑制新生节间和新生果枝长度,对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绒长无明显影响。与人工打顶相比,同期喷施750 mL/hm~2该化学打顶剂,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可以起到替代人工打顶的作用。

关键词: 棉花 化学打顶剂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失尿素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开展控失尿素的最佳施用量研究,探索控失尿素在马铃薯种植上的肥效,为控失尿素的合理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经济效益随着控失尿素施入量的减少而显著降低。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控失尿素常量(22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马铃薯折合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净产值均最高,分别为32 241.0 kg/hm~2、25.3%、30 148.5元/hm~2,与对照施常量普通尿素(CK1)相比,分别提高了16.6%、7.6百分点、20.9%,且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分枝数、块茎数、大中薯重、大中薯率。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质量比为7∶3处理的马铃薯折合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净产值分别为30 205.5 kg/hm~2、21.8%、27 792.0元/hm~2,与对照施常量普通尿素(CK1)相比分别提高9.2%、4.1百分点、11.5%。控失尿素减量15%时,马铃薯产量、肥料产量贡献率、新增净产值比对照施常量普通尿素(CK1)分别提高2.7%、3.4百分点、3.1%。

关键词: 控失尿素 用量 马铃薯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体嫁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的光合特性日变化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测定不同砧木嫁接红地球葡萄及自根苗红地球的光合参数日变化,以探讨嫁接亲和性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亲和性高的嫁接组合红地球+贝达光合速率最高,而亲和性一般的嫁接组合红地球+双优光合速率次之,亲和性弱的嫁接组合红地球+LDP294光合效率最低。4个葡萄嫁接组合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在13: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嫁接葡萄组合红地球+双优、红地球+贝达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嫁接组合红地球+LDP294。净光合速率在每天11:00时达到最高峰。

关键词: 光合特性 日变化 离体嫁接 红地球葡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胡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对从国内征集的8份野生胡麻种质资源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最佳诱导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测定耐盐型和敏感型野生胡麻愈伤生理指标,评价其耐盐性,以探明其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对野生胡麻愈伤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NAA(0.15 mg/L)+6-BA(1.5 mg/L),愈伤诱导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乌兰察布蓝花、张家口蓝花、定西蓝花、平凉蓝花、会宁蓝花、兰州蓝花、临洮蓝花、乌兰察布红花。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乌兰察布蓝花、定西蓝花、会宁蓝花、兰州蓝花、张家口蓝花、平凉蓝花、临洮蓝花、乌兰察布红花。耐盐性野生胡麻愈伤组织在NaCl胁迫下SOD、CAT和POD等酶活性较敏感型种质更高,MDA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较敏感型种质小,表明耐盐性种质在盐胁迫下膜细胞受盐害程度相对较小,保护酶修复能力强,保护性作用能够持续稳定发挥。

关键词: 野生胡麻 愈伤组织诱导 NaCl胁迫 生理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桃新品种‘陇蜜15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蜜15号’是以‘陇蜜9号’桃为母本、‘理想’油桃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的晚熟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平,两半部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42 g,大果质量286 g;果皮底色白,50%以上果面着红色;果肉白色,近核处具红色素,硬溶质,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6%,可溶性糖含量10.2%,有机酸含量0.20%,维生素C含量5.4mg·100 g~(-1),品质优良。黏核。花蔷薇型,花粉多,自花结实。在兰州安宁区9月初成熟,果实生育期130~140 d。适宜在甘肃省中部、东部及南部的桃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新品种 ‘陇蜜15号’ 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干旱丘陵区春小麦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针对西北干旱丘陵区自然生态和社会条件,分析了春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总结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吸纳近年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以培肥地力、覆盖保墒、选用抗旱品种等为主的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北旱区 春小麦 丰产稳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