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病毒病的主要种类
《世界农业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甘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我国是甘薯生产大国,据国际马铃薯中心1991年统计,世界甘薯产量的85%来自中国。近几年来甘薯病毒病危害不断加重,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即使耐病毒品种感染病毒后产量也会减少20%以上,因而甘薯病毒...


夏花生新品种徐花6号和泰花2号
《江苏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夏花生新品种徐花6号和泰花2号路兆英1谢吉光2张祖明1王迎春我省种植花生常年在200万亩左右。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将春播改为夏播种植,目前,夏花生面积已占花生总面积的70%以上。但是,现在推广应用的品种作为夏播种植均有其不足之处,最新育成的徐花6号...


徐州25号小麦品种选育与超高产育种
《江苏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徐州25号高产稳产,江苏省区域试验汇总产量超过550kg/亩,小面积亩产超过600kg,该品种穗粒结构协调,耐肥抗倒。超高产育种目标是亩产600kg以上,产量结构模式为稳穗增粒,抗倒、抗病、抗寒性好。对杂交后代的选择应抓住重点,优中选优。
关键词: 小麦,超高产,育种


水溶性壳聚糖对水稻恶苗病和油菜菌核病的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表明水溶性壳聚糖S-Ⅱ对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及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稍强。用S-Ⅱ进行种子处理后,水稻恶苗病和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均明显减轻,分析认为壳聚糖抑制这两种病害的机理不同,抑制水稻恶苗病的主要机理是S-Ⅱ的直接抑菌作用,而抑制油菜菌核病主要是由于S-Ⅱ诱导了油菜的抗病性。
关键词: 壳聚糖,水稻恶苗病,油菜菌核病,抑病机理


论亚洲栽培粳稻的起源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物考古学方法在苏州阳澄湖畔的草鞋山遗址发掘出距今6000年前的古稻田,以此为追根求源的理论依据,论证了亚洲栽培粳稻的起源;探查分析研究与考古发掘出的这一古稻田比日本福冈县板付遗址发掘出的古稻田早3500年左右,证实了稻作起始于中国;亚洲栽培稻种的演化也并非是由籼型野生稻进化为栽培籼稻,再由籼稻进化成粳稻的一元论之说。
关键词: 栽培粳稻;稻作起源;古稻田;生物考古学;植物蛋白石


优质香粳新品种——苏香粳1号
《江苏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香粳1号”原编号为“S015”,由太湖地区农科所于1988年从“新香糯3007”/“单125”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1991年该所鉴定结果,苏香粳1号单产达10200kg/hm2,较对照“秀水04”增产7.5%;1996年苏州市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


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江苏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不育系龙特甫A变异株有四种类型,抽穗期前10天温度对其育性作用最大,r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及保持系的变异也是影响育性的因素。
关键词: 变异株,类型,影响因素


推进可持续发展 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江苏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王荣马康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75%的人口、90%以上的国土在农村。在今后几十年内,要养活15~16亿人口,实现小康生活目标,向富裕水平迈进,并且要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