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光质条件下紫色芹菜花青素响应机理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质是影响植物花青素合成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分析光质对紫色芹菜中花青素积累及其合成基因的响应机理,以紫色芹菜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光质处理紫色芹菜叶柄花青素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9个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叶柄中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处理下芹菜叶柄的花青素含量是对照的1.23倍。AgPAL、AgC4H、AgCHS、AgCHI、AgF3H、AgF3’H、AgDFR、AgANS和Ag3GT等基因在蓝光条件下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光质条件,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叶柄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相似且高度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在设施条件下生产并开发富含花青素的紫色芹菜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马铃薯-甘蓝-芫荽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 2021
摘要:马铃薯(茄科)、甘蓝(十字花科)、芫荽(伞形科)都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常见常食蔬菜,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将这3种蔬菜进行高效接茬,可以有效避免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周年生产。该种植模式667 m2产值约1.6万元,适宜在贵州中海拔地区(贵阳花溪、清镇、修文等)进行推广,与常规的蔬菜+水稻模式相比,缩短土地闲置时间、增加产值、提高农民收入,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推广前景,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紫色甘薯品质特性和食味比较
《陕西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筛选出品质及风味佳的紫色甘薯,选取8种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为实验材料,测定理化特性、蒸煮后的感官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容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号’食味评分位列1位,干物率22.88%,淀粉16.86%,含量适中,可容性糖306.77 mg·g-1,适宜做鲜食型紫色甘薯推广;全粉加工型品种以高花青素含量、高干物率为主要筛选指标,‘日本紫罗兰’花青素含量为30.67 mg·100 g-1 FW位列第1,干物率31.01%,适宜做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品种推广。感官评价相关性分析得出整体口感与甜度、薯香味极显著相关。说明薯内糖分含量和薯香味是影响整体口感的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植物作为南方小花蝽储蓄植物的适合性评价
《环境昆虫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储蓄植物系统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天敌饲养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温室及田间的害虫防治。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可捕食蓟马、蚜虫等多种害虫,是农业上一类极具应用价值的捕食性天敌。为提高南方小花蝽的控害效果,建立南方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为了筛选适用于南方小花蝽保育和增殖的储蓄植物,进而构建南方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本研究选择了月季Rosa chinensis、长寿花Narcissus jonquilla、辣椒Capsicum annuum、黄瓜Cucumis sativus和蚕豆Vicia faba作为候选的储蓄植物,通过六臂嗅觉仪分析了南方小花蝽对5种植物花朵的气味选择性,同时分析了南方小花蝽在5种植物上的繁殖系数、发育历期、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43.33%的南方小花蝽雌虫偏好辣椒花朵气味,其次为蚕豆(26.67%);南方小花蝽卵的孵化率在辣椒上最高达到95.59%,其次为蚕豆为80.74%;同时,南方小花蝽卵在蚕豆上的发育历期显著低于另外4种植物,仅有4.92 d。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认为辣椒和蚕豆比较适合用来构建南方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和免疫诱抗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生测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现代农药 》 2021
摘要:为探索猕猴桃溃疡病活体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筛选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生防菌和免疫诱抗剂.笔者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生物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包括病原菌、寄主和药剂的猕猴桃溃疡病生物测定技术;利用该技术对6种生防菌、7种免疫诱抗剂和4种免疫诱抗物进行生物测定,并用田间试验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枝条接种后22 d时变异系数最小,病斑较大,接种后19~22 d可作为调查时间;接种5~20μL菌液,病斑长度无显著差异;试验重复数达10次以上时,标准误逐渐趋于平稳;17种试验药剂中,有7种药剂在接种前7 d施药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在接种前2 d施药,9种药剂接种前7 d和2 d施药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1%S-诱抗素水剂在接种前7 d施药对猕猴桃溃疡病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7.03%和75.35%,田间防效分别为64.51%和66.10%.猕猴桃溃疡病活体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可应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生防菌、免疫诱抗剂的筛选;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0.1%S-诱抗素水剂可结合其他防治措施用于防控猕猴桃溃疡病.
关键词: 生物测定;猕猴桃溃疡病;生防菌;免疫诱抗剂;抑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方法优化白及提取工艺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确定白及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白及为试验材料,建立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白及化学成分提取优化工艺。运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白及提取工艺方法进行最优筛选,联合应用单因素分析法以及其他统计学方法考察了提取的甲醇浓度、温度、提取时间和药材粒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白及的指纹图谱,选择了16个特征峰,且确定了白及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过6号筛的白及粉末以80%浓度甲醇在55℃水浴加热3.0h。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曲线拟合的结果可以推测,甲醇浓度、温度、提取时间和药材粒度对于提取结果均有影响。该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白及的品质进行评价。
关键词: 指纹图谱 工艺优化 单因素分析 曲线拟合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中部避雨栽培对2个甜樱桃品种花器官特征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花器官性状的影响,以避雨栽培"布鲁克斯"和"萨米脱"2个甜樱桃品种花器官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观察记录2个品种开花物候期并测定统计不同时期花蕾长度和直径、每株植株开花数量、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数量和比例、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等的长度。结果表明,在贵州中部,避雨栽培使甜樱桃各开花物候期提前了3~10 d,开花持续天数增加了3~4 d;花蕾长度和直径均显著增大;每株植株开花数量和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显著增多,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器官显著减少;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长度等均显著增大。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的花器官性状有明显影响,可提高开花数量和花器官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及愈伤组织与内生真菌共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变化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白及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与内生真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该过程中白及愈伤组织、内生菌生长速率及4种主要次生代谢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白及内生菌在药用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7株受试真菌菌株与白及愈伤组织分别共培养3、6d时均表现出高于真菌单培养形成的菌面积,共培养9d时各组愈伤增值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1株受试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在共培养与单独培养3、6、9d均具有相近菌面积.进一步对8株内生真菌共培养处理下的白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检测发现,不同内生真菌对dactylorhin A、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4-甲氧基-9,10-二氢菲-2,7-二醇、对羟基苯甲醇的积累趋势具有不同影响,主要呈现出3种累积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